四家“问题险企”清算落幕 监管彰显“强监管”决心
AI导读:
四家“问题险企”华夏人寿、易安财险、天安人寿、天安财险相继迎来大清算,监管部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顶格处罚,彰显“强监管、防风险”导向,推动保险业合规经营。
在“拆弹”完毕后,四家“问题险企”华夏人寿、易安财险、天安人寿、天安财险相继迎来大清算。8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华夏人寿的行政处罚信息,23名责任人被罚,原董事长李飞、原董秘彭晓东被终身禁入保险业。此前,其他三家也已收到顶格处罚。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处罚体现了“强监管、防风险”导向,释放对保险业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态度。如对董事长等高管顶格处罚,能发挥威慑效应,督促行业高管加强合规建设。
顶格处罚接连落地
8月1日,华夏人寿处罚结果落地,存在虚假列支费用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吊销其业务许可证,并对李飞、彭晓东等23位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今年6月,易安财险因违规资金运用等行为被罚。天安人寿、天安财险也被吊销业务许可证,多名原高管被罚。
天职国际保险咨询主管合伙人周瑾表示,监管措施对违规持有保险公司股权和不当干预保险公司经营的投资人具有震慑力;对从业人员的罚款及禁业处罚,在“净化”从业队伍的同时,也对行业现有从业人员提出警示。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也认为,这体现了监管部门“强监管、防风险”的导向,释放出对保险业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坚决态度。
四家险企正式迎大结局
2020年7月,四家险企被依法接管。去年9月,风险处置方式相继揭晓,比亚迪全资控股易安财险,中汇人寿承接天安人寿的保单负债等,申能财险受让天安财险的保险业务,瑞众人寿受让华夏人寿的资产负债。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部门采取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处置风险,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减轻了保险保障基金的兜底压力。
如今,华夏人寿收到罚单,意味着四家“问题险企”均已完成行政处罚程序,风险处置工作基本完成。
如何避免错误“狂奔”
根据行政处罚信息,四家险企均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如公司治理报告不真实、产品宣传材料不合规等。
刘春生表示,华夏人寿的违法违规行为暴露出其内部管理混乱,可能误导监管决策,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公司财务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周瑾表示,公司治理是普遍存在的根源性问题,体现在股东资质、董事会和高管层的任职和履职等方面。
刘春生认为,保险公司应强化合规意识,加强公司治理,注重风险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新设立险企需制定合理发展战略,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严格遵守监管规定。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