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版人身险“负面清单”出炉,条目增至103条,强化“报行合一”要求,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监管部门连续五年发布清单,持续完善监管框架。

2025版人身险“负面清单”出炉,监管力度再升级。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近期向人身险公司发布了《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5版)》。

这份“负面清单”围绕人身险产品的条款表述、责任设计、费率厘定及精算假设、报送管理四个方面展开,条目数量从2021年版的73条增至2025年版的103条,显示出监管的细致与严格。

业内人士指出,年度发布的“负面清单”已成为险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对产品设计、条款撰写、产品报送及实际销售等环节具有深远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版“负面清单”新增的9条内容中,有5条与“报行合一”原则紧密相关。

“报行合一”原则要求保险公司在产品销售时,实际使用的手续费用取值范围和使用规则需与上报监管部门的保持一致,以维护市场秩序。

新版“负面清单”明确禁止了包括备案材料中未列示费用水平、银保渠道佣金手续费比例过高等在内的多项违规行为。

近年来,部分人身险公司采取激进经营模式,通过提升渠道手续费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导致行业无序竞争。为此,监管部门自2023年8月起,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引导行业落实“报行合一”。

实施“报行合一”后,相关渠道平均佣金水平较之前降低了30%,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这已经是监管机构连续第五年发布年度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显示出监管框架的持续完善。

信达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指出,“负面清单”不仅规范了存量产品,减少了潜在风险,还为险企未来的产品开发提供了思路和启发。

从长期来看,“负面清单”将有助于提高人身保险行业产品供给质量,优化负债结构,促进人身险行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记者:王莹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