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放宽险企权益投资比例,最高可达50%
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通知,放宽偿付能力充足的保险公司在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的限制,最高可达总资产的50%。此举预计可为市场带来约1到1.2万亿增量资金,旨在吸引更多长线资金进入股市,改善投资者结构,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财联社4月8日讯(记者王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放宽偿付能力充足的保险公司在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的限制,最高可达总资产的50%,此举旨在吸引更多长线资金进入股市。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按照《通知》要求,有三类公司可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据估算,有超过29家险企符合要求,包括中国太保、中国人保和中国太平。
普华永道金融业合伙人周瑾表示,《通知》及时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并与多项稳定A股市场的举措一起,增强市场信心。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理论上《通知》可为市场带来约1到1.2万亿增量资金,但实际流入股市可能低于理论值。
三类公司权益配置比例放宽,超29家险企受益
《通知》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简化档位标准,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不同区间的险企,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均有上调。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在非上市寿险公司中,2024年底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350%的有4家,250%-300%的有7家,150%-200%的有15家。这些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可增加。
吸引更多长线资金进入股市,改善投资者结构,是《通知》的重要目标之一。
田利辉预计,如果按照险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最高可达公司总资产的45%来计算,预计可为市场带来大约1万亿元至1.2万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但实际操作可能会更加谨慎,具体数额还需视市场条件而定。
周瑾表示,在当前环境下,保险资金加大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有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也是保险行业自身资产负债匹配和穿越周期投资的长期需要。
此外,《通知》还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并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总体来看,这一政策变动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有望为股市带来显著的增量资金,并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田利辉总结道。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