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社区转型:轻资产模式引领普惠养老新趋势
AI导读:
本文讨论了养老社区及相关服务体系建设从重资产向轻资产、普惠型模式的转型,保险机构、地方城投公司和银行等在养老金融布局上的转变,以及轻资产运营模式在养老社区高质量发展中的主流趋势。
在经历近十年重资产模式建设后,养老社区及相关服务体系建设开始向轻资产、普惠型模式转型,养老金融布局亦随之转变。2025年,多家保险机构不再大规模购地自建,而是以品牌输出、专业管理、智慧养老科技为核心,赋能存量养老设施。
与此同时,地方城投公司角色亦发生转变,成为养老服务的“资源整合者”与“空间提供者”。银行融资服务也随之转型,正让位于更灵活、更多元的普惠养老金融支持。
业内人士表示,以轻资产运营为核心、多方资源高效整合的模式,有望成为养老社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流方向。彼时,保险机构采取的重资产模式,主要覆盖养老社区前期规划、土地获取、社区建设等全流程,但资金回收周期长,降低了资金的整体运用效率。
作为重资产模式的代表,泰康保险在2025年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养老服务联合体”战略,轻资产模式的城心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均囊括在内。泰康保险对城心养老的布局尤其迅速,不到两年时间,泰康保险的城心养老模式落地四大热门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保险较早开展轻资产模式,目前“大家的家”已在北京、上海等14座核心城市布局16家城心医养社区。新华保险方面亦表示,其优选轻资产合作运营商,社区布局已达到27城37家。
据悉,中国人寿联合深圳市政府合作推出的4个普惠型养老社区项目,均嵌入成熟的小区住宅内,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式的养老服务。此外,还有一些依托股东资源打造轻资产养老社区的保险机构。
招商仁和人寿方面表示,其通过依托招商局集团全域产融协同优势,推出了“仁和颐家”综合养老方案,着重在深圳前海、蛇口、南山、福田、宝中等中心城区选取小型独栋建筑,或整合小区现有配套的日间照料中心资源做适老化改造试点。
在今年2月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指导设区的市级政府制定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支持办法,大力发展普惠养老服务。
从资产持有者变为资源整合者,从开发商转型为服务商,多家城投公司今年逐步推进轻资产养老产业布局。记者获悉,当前,部分城投公司借助政府政策支持与自身资源优势,将存量房地产楼盘、酒店式公寓等资产进行升级改造,转为康养基地。
商业银行亦在养老服务领域开展多项探索创新,推出了多个专项贷款产品,满足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等不同场景资金需求。今年,一些银行实地走访调研多家养老机构需求,采取养老金融专项支持措施,持续加大普惠养老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