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环境下,如何实现基金稳健收益?
AI导读:
低利率与股市波动背景下,稳健收益基金受青睐。投资关键在于精选底层资产,通过股票、转债、债券三类资产配置,实现低回撤与稳收益目标。需动态调整,逆向把握机会,严控风险,提升灵活度。
在低利率环境、股票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稳健收益风格的基金产品愈发受到部分投资者青睐。这类投资者既追求“获得感”,也看重“安全感”,如何实现二者“兼容”,笔者认为,核心在于锚定客户需求——在低回撤前提下获取稳健绝对收益,力争超越纯债产品回报,并在市场复杂年份贡献正收益。基金产品选择是关键。
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投资关键在于选择契合产品投资目标的底层资产。下文将从股票、转债、债券三类核心资产的选择逻辑,以及组合管理思路,逐一探讨。
股票方面:需聚焦“低波动+稳收益”
股票配置需紧扣组合低波动、绝对收益的目标,核心是精选回撤可控、回报稳健的标的,同时控制仓位阶段性参与大爆发产业中的高速成长标的,核心仓位具体分为如下三类:
一是红利价值股。长期可持续的股息率是核心观测指标,既能反映公司商业模式的稳定性、利润质量与治理水平,也能体现估值安全性。从历史回溯看,现金流类、红利类指数,不仅长期跑赢大盘指数,且绝大多数年份能贡献正收益,契合绝对收益需求。投资上,组合会精选“商业模式优+现金流充裕+股息率高+估值安全”的标的。
二是稳定成长股。聚焦商业模式优异、低估值的高质量个股——这类股票可能因市场风格、景气周期等因素估值偏低,但当前股息率、PB—ROE等指标已提供充足安全边际。个股投资往往需在“质量、估值、景气度”的“不可能三角”中取舍,笔者在投资中更侧重“质量+估值”,淡化短期景气度,通过安全边际提供保护。
上述两类股票的预期回报(中低速增长+股息率+估值提升)相对稳定,组合将动态调整,若短期涨幅过大导致预期回报率大幅下降,则果断卖出;若因市场风险偏好上升被抛售、预期回报率上升,则逆向买入。
三是阶段性参与高成长行业。对AI、创新药、新消费等处于产业爆发期的行业,或未来出现的爆发性产业,组合精选估值合理的机会,严格控制仓位与回撤,用于收益增强和风格平衡。
转债方面:需聚焦低价转债
逆向把握钟摆机会
转债是“低犯错成本参与股票投资”的工具,容易受股市、债市、机构行为等多因素影响,估值波动较大,但定价逻辑相对清晰。组合将从定价角度,自下而上把握转债风险收益不对称的投资机会。
大幅波动可以给组合提供更好的投资机会,关键是需做到“底部贪婪、顶部恐惧”。
一方面,做好自下而上核心选择——低价转债。假设一个转债没有信用风险,那么债底就是坚实的底部。低价转债是指价格离债底比较近、甚至跌破债底的转债。本质是“买入债券的同时,以低价获取看涨期权、下修期权”。历史上95%的转债以强赎转股退出,发行人核心诉求是转股而非还债,因此“促转股意愿”是低价转债的关键收益来源。
投资低价转债会相对淡化转股溢价率(可通过下修或正股爆发消化),更关注三大指标,即到期收益率(安全垫)、对应正股弹性(周期、周期成长、高成长行业正股弹性更高,易快速消化溢价)、发行人转股意愿与能力。
另一方面,做好自上而下关键择时——逆向应对估值钟摆。由于股市、债市、机构行为等多因素影响,转债估值会像“钟摆”般在极端便宜与极端高估间摆动,这是极好的投资机会,但需做到“底部贪婪、顶部恐惧”。
当股票走弱、转债标的信用风险发酵、机构负反馈时,容易导致估值全面低估(如2018年二季度、2021年一季度、2024年三季度,其中2024年曾有半数转债价格低于债底)。转债理论底部为债底,此时需坚定逆向买入。反之,转债的全面高估往往出现在股票上涨行情中,受到市场情绪的推动,转股溢价率攀升到高位,比如30%,这意味着在股票整体情绪比较高的时候,股价还要再涨30%,转债才能强赎,这是需要较强假设的,所以如果上涨到历史高位,组合会适当降仓。
债券方面:锚定股债负相关性
严控风险、提升灵活度
除全市场流动性极端松紧时段外,股债多呈负相关性,是组合稳健性的重要支撑。
债券配置逻辑如下:一是久期与仓位上,若债券市场回撤风险可控,久期会略长于一般中短债组合;核心仓位为高等级信用债,规避信用风险。二是风险控制上,通过跟踪机构行为、交易结构等中微观因素,预判并规避极端市场风险,提升资产灵活度,核心是“积极控回撤”。最终,落实到组合层面,仍需双思路实现低回撤目标。
选择“较高风险收益比”的底层资产是基础,同时还需进一步控制组合波动率。
事前,做好主动仓位管理与均衡配置。将权益仓位控制在10%左右,避免权益风险过度暴露;不做频繁择时,因为频繁择时的收益多为随机游走,仅在置信度极高时进行大类资产偏离调整。同时,尽可能实现多维度均衡,组合覆盖红利、质量、成长等风格及不同行业,同时利用股票仓位(核心仓位偏大盘)与转债(多对应中小盘股票),形成“大盘+中小盘”再平衡,增强组合稳定性与市场适应性。
事后,做好被动风险止损。当组合回撤扩大时,即时检视风险暴露与后续操作;若极端情况下回撤接近预设目标,及时降低仓位以控制风险。
总之,低波动固收+产品的投资,需以客户需求为起点,通过精选底层资产、优化组合配置、动态风险控制,实现“低回撤+稳收益”目标。在实际操作中,既要坚守策略定力,也需持续迭代优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