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ETF规模激增,理财资金成重要推手
AI导读:
转债ETF规模6月末以来迅速增大,相比6月末增长29%至550亿。业内认为理财资金是重要推手,部分低风险资金选择ETF做平替。可转债ETF有两只,均重仓银行转债。未来转债ETF或有新发产品可能。
随着转债市场走强与债券ETF扩容,转债ETF规模6月末以来迅速增大。数据显示,转债ETF最新规模相比6月末增长了29%,一个多月时间增加120多亿元至550亿。业内认为,本轮转债ETF份额抬升的背后,理财资金或为重要推手。在转债市场持续萎缩的背景下,部分低风险资金直接选择ETF做平替。
在债券ETF家族中,可转债ETF目前有两只,分别是博时可转债ETF和海富通上证可转债ETF。二季报显示,两只可转债ETF的前五大重仓券完全相同,均重仓了银行转债,而海富通上证可转债ETF的持仓集中度更高。
图:博时可转债ETF二季度末重仓券

图:海富通上证可转债ETF二季度末重仓券

华安证券固收首席颜子琦的研究指出,博时与海富通两只转债 ETF 在组合构建上体现出明显差异:前者侧重权重均衡与风险分散,后者则更集中配置于头部个券,试图放大强势标的的收益弹性。
今年6月以来,随着转债市场走强,可转债ETF规模迅速扩大。其中博时可转债ETF的规模由6月末369亿元增长至470亿元,海富通上证可转债ETF由62亿元增长至81亿。转债ETF规模6月末至今已扩大了27.8%,最新规模为551亿元。
从ETF份额的趋势来看,2月以来可转债ETF持续净赎回,而当前份额单边下行的趋势已终结。
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的团队认为,资金行为是引起本轮转债ETF份额修复的直接原因。从6月转债市场持有人数据来看,银行理财在上交所口径下转债持有量大幅上升,银行自营上交所口径下转债持有量也明显增长。考虑到理财或更多通过FOF参与权益、转债市场投资,因此本轮转债ETF份额抬升的背后,理财资金或为重要推手。
成交方面,转债ETF的日成交额与换手率不断攀升至年内新高,交易愈发活跃。今日,博时可转债ETF成交95.10亿元,换手率达到20.15%;海富通上证可转债ETF成交19.56亿元,换手率达到23.92%。即使上周转债市场有所调整,ETF依然获得资金净流入。
孙彬彬的团队认为,在转债市场持续走强后,转债估值高企,叠加银行转债陆续退出,部分低风险偏好资金个券选择难度提升,或直接选择ETF做平替。稳健类资金的择券“舒适区”(低价+银行)或正在被逐渐压缩,在权益市场景气度延续的环境下,部分资金或把目光放在间接投资上。
受强赎增加、银行转债退出等因素影响,转债存量规模不断减少。最新行情显示,当前转债余额6527.58亿,较年初下降了808.64亿元。
东方金诚指出,随着可转债市场强赎风险的上升和择券空间的压缩,投资者择券与择时止盈的难度也随之上升,这也将增强部分投资者通过转债ETF被动配置转债资产的动力,进而带动可转债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提升。
颜子琦认为,未来转债ETF有新发产品的可能。在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机构等投资者加速布局的背景下,这类ETF因其运作透明、费率较低、具备质押融资功能而受到青睐,投资者对兼具权益与固收属性的工具配置意愿持续增强。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