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频现大额赎回,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
AI导读:
随着A股持续走强,债券基金频现大额赎回,7月以来已有超过25只债券基金公告提高份额净值精度。业内人士称,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投资者转向权益类市场。
随着A股持续走强,债券基金频现大额赎回。7月18日,4只基金齐发提高份额净值精度公告。7月以来,已有超过25只债券基金公告提高份额净值精度。
业内人士称,近期,一些投资者为获取更高收益,将资金从债券基金撤出,聚焦权益类投资;进入下半年,机构资金也会重新选择适合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风格的产品。
债基大额赎回频现
7月以来,已有超过25只债券基金公告提高份额净值精度。这意味着,近期不少债券基金发生了大额赎回。
7月18日,宏利基金公告称,宏利交利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A类份额于7月17日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经与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决定自7月17日起提高基金A类份额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八位,小数点后第九位四舍五入。基金A类份额将自大额赎回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再产生重大影响时,恢复基金合同约定的净值精度。
圆信永丰基金7月18日公告称,圆信永丰兴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C类于7月16日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决定自7月16日起提高圆信永丰兴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C类基金份额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第八位,小数点后第九位四舍五入。
此外,凯石岐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份额、创金合信尊丰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均因发生大额赎回,于7月18日公告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
“近期债券市场频现大额赎回现象,主要是受到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近期沪指站上3500点,市场交投活跃,赚钱效应十分明显,一些投资者为获取更高收益,开始将资金从债券基金撤出,并转向权益类市场。”
“7月以来A股市场持续走强,债市的波动则在加大,很多债基投资者持有体验并不好。因此资金出现腾挪也是正常现象。”一位债券基金经理表示。
“提高份额净值精度是为了应对基金的大额赎回,是一种投资者保护行为,是为了使留下来的投资者较少受到基金净值精度不够造成的影响。”另一位债券基金经理表示,随着利率持续走低,基金经理近年来对债券基金的管理也越来越精细化,流动性管理已成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他透露,由于自己管理的产品以个人投资者居多,所以他会比较关注天天基金等互联网平台上投资者的留言和讨论,以此来关注投资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如果出现大规模赎回的迹象,会提前在流动性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对下半年权益市场行情保持乐观
进入下半年,机构资金也会重新选择适合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风格的基金产品。因此,下半年股债市场的走势也成为各类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银华基金的基金经理李晓星对于下半年权益市场的行情判断相对乐观,一些上半年调整充分的科技股以及涨幅不大的红利品种,是他接下来布局的重点。
摩根资产管理表示,7月处于流动性驱动状态,行业轮动较快,预计资金对于业绩确定性较高的品种更加青睐。具体而言,关注“反内卷”及科技成长、产业趋势方向,如消费电子、AI算力、芯片半导体、军工、创新药等。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表示,中长期继续看好高分红板块,特别是部分股息率较高的银行股、能源股、白色家电品种,该类资产业绩确定性较强,有望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防御属性。
对于债券市场,易方达基金表示,从资金面看,7月流动性面临的扰动因素较6月减小。近期,股市走强,股债“跷跷板效应”对长债收益率会有短期影响,但中期看收益率仍然向下。从政策面看,要密切关注基本面高频数据和人民银行的资金面态度。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债基频现大额赎回!“跷跷板效应”显现)
(责任编辑:73)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