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科技金融新政策,力挺创业投资驱动科技创新
AI导读:
5月14日,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重点围绕创业投资展开,明确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优化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旨在推动科技创新,预计将迎来国资创投的新热潮。
5月14日,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举措》)。该政策举措共8章15条,重点围绕创业投资展开,明确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并优化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旨在推动科技创新。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若干政策举措》的总体要求强调,要统筹推进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等政策工具,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其中,特别提到将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重要政策举措,以创业投资为引擎,驱动科技创新。
“前四条”聚焦创投,力挺科技创新
具体措施方面,首先提到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培育新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其次,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支持保险资金等参与股权投资试点,鼓励社保基金会在业务范围内开展股权基金投资。第三条则围绕国资创投的考评机制,提出优化考核,引导国有资本成为长期、耐心的资本支持。第四条则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渠道,优化私募股权基金份额转让试点。
这些举措均围绕创业投资,特别是引导国有资本成为长期、耐心的资本支持科技创新,预计将迎来国资创投的新热潮。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庞大,存续期长达20年
业界专家表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创投行业及科创领域的重要事件。该基金预计带动近1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和社会资本,通过分层出资和收益让渡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其存续期长达20年,旨在解决硬科技研发周期与资本回报周期错配的问题。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超长期限+精准投向+生态赋能”特性,将为致力于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企业提供更多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发展。
有望解决国资创投“不敢投”难题
以往国资考核机制与科创企业股权投资的高风险、长周期特点存在错位,导致国资创投存在“不敢投”的问题。此次政策提出优化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为各地国资创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近年来,多地已开展运行机制优化尝试,探索容错机制、存续期限等。
例如,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国资背景的科创母基金在种子轮和天使轮直投中出现亏损,只要基金管理团队“尽职尽责”,便不会被追责。这将进一步为国资创投资金导入科技创新领域,尤其是早期科创项目“松绑”。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