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信银行近日公告,自5月12日起上调158款代销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评级,主要涉及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此举旨在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保护投资者权益。预计后续将有更多银行跟进调整代销基金产品风险评级。

又有银行对代销公募基金业务进行调整,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近日,中信银行公告,自5月12日起上调158款代销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评级,这是近两年银行调整代销公募基金风险评级中,单批调整数量最多的一次,显示出银行在加强风险管理和投资者保护方面的决心。

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五个级别,代销公募基金风险评级调整主要集中于低风险、中风险及中高风险产品。此举旨在更好地履行适当性义务,保护投资者权益。

业内分析人士预计,2025年内将有更多银行跟进调整代销基金产品风险评级。

主要涉及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

本次中信银行调整的代销基金产品涉及55家基金公司,其中南方基金和中银基金的产品数量较多。从基金类型看,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占比超52%,成为调整的重点。

风险等级方面,调整的产品以低风险、中风险产品为主,大多数产品风险等级上调了一级。中信银行表示,根据监管要求,为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银行遵循同类产品风险评级一致性、产品风险评级随市场和政策动态调整等主要原则,进行此次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涉及定投的产品,若调整后的风险评级高于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将导致扣款失败,定投协议将自动失效。

2024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对代销基金产品的风险评级进行了调整,包括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这些调整表明,银行正在积极响应监管要求,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持续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公募基金的风险等级有五个等级,但不同银行对同一产品的风险定级标准存在差异。因此,同一只基金在不同银行APP上的风险评级可能不同。

除了上调风险评级,银行还在收紧公募产品的超风险评级销售。例如,部分银行手机渠道新增了双录功能,禁止65岁及以上投资者超风险交易公募基金;也有银行要求签署风险不匹配警示函等。

分析师指出,监管部门多次强调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商业银行调整产品评级是贯彻执行监管政策的表现,有助于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促进资产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资本市场波动加大,资产管理产品的净值波动也随之加大,风险特征发生变化。银行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风险评级,是对投资者负责的表现。

银行的代销理财业务正迎来强监管。今年3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对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进行全面规定。预计后续各家银行会根据自身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做出合理安排,上调部分基金风险评级将成为趋势。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