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收官,6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出现剧烈变动,基金经理聚焦“AI硬件化”逻辑,重仓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同时,港股科技龙头及半导体产业链也获资金青睐。投资者需甄别技术壁垒与商业化进度。

  华夏时报记者叶青见习记者栗鹏菲北京报道

  2025年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正式收官,公募基金重仓股“大换血”引发市场关注。《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式基金、华富科技动能混合型基金、中欧盛世成长混合型基金等6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出现剧烈变动,多只个股被完全替换。

  基金经理调仓路径清晰:一方面聚焦“AI硬件化”逻辑,重仓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关节部件、感知系统、精密传动等环节,以及智能驾驶领域的线控转向、智能底盘等系统级供应商;另一方面,港股互联网巨头及半导体设备材料企业也成为资金布局的重点。

  科技主线全面强化:硬件迭代引领智能驾驶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基金一季度调仓堪称典范,彻底告别传统汽车零部件标的,转向人形机器人、AI应用等科技领域。新进标的如华曙高科、峰岹科技等,均涉及机器人关节部件、感知系统等硬科技赛道。

  基金经理张荫先表示,他们更倾向于布局感知类零部件、新制造工艺等领域。

  华富科技动能混合型基金的调仓同样激进,智能驾驶领域“新旧势力”交替明显,加仓隆盛科技、中鼎股份等智能底盘系统供应商。

  中欧盛世成长混合的调仓最为激进,前十大重仓股实现全员迭代,新进标的均指向智能驾驶与人形机器人赛道。

  港股科技龙头获资金青睐,半导体产业链布局深化

  在科技主线内部,资金对港股科技股及半导体产业链的布局呈现纵深态势。

  嘉实科技创新混合基金一季度持续加码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港股互联网龙头,同时深化半导体产业链布局。

  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宜基金则将中芯国际推至第二大重仓股,并增持小米集团、金蝶国际等标的。

  李晓星管理的银华心怡灵活配置同样看好港股互联网板块。

  调仓背后的产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综合6只基金的调仓路径,两大趋势明显:一是科技股内部“AI硬件化”特征显著;二是港股互联网巨头价值重估。

  业内人士指出,AI正重塑制造业价值链,机构资金围绕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硬科技布局。同时,港股科技股估值修复空间被看好。

  然而,结构性风险亦需警惕。部分科技细分领域估值已较高,需防范业绩风险。资源股配置逻辑则更多基于全球流动性预期。

  对于投资者而言,科技赛道仍是主战场,但需甄别技术壁垒与商业化进度。传统赛道估值修复空间有限,周期品种或成防御选择。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原标题:激进调仓!6只基金重仓股“大换血”,AI硬件化布局成焦点)

(责任编辑: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