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监管层鼓励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践行“长钱长投”,年金投资路线图浮现。截至2024年末,我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36421.88亿元,职业年金规模为3.11万亿元。加大权益投资配比成为提升企业年金收益率的关键之举。

在监管层鼓励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践行“长钱长投”的号召下,第二支柱年金未来的投资路线图渐渐浮出水面。年金作为长期稳健投资的重要力量,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瞩目。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36421.88亿元,同比增速为14.27%,当年加权平均收益率为4.77%;全国职业年金规模为3.11万亿元,年均收益率为4.42%,两项年金在2024年获得了约3000亿元的投资收益。这些数据表明,年金市场正在稳步增长。

2024年国内保险业综合投资收益率达到7.21%,相比之下,企、职业年金的投资收益率并不高。这背后有多方面原因,包括投管金融机构面临的高投资考验,以及各委托企业对收益要求的不一。在当前国家鼓励长钱长投的政策大方向下,年金投资机构正积极与委托企业探讨未来的投资方向。

企、职业年金披露收益账本

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59287个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为3241.84万人,投资资产净值达36054.50亿元。去年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为1563.23亿元,过去18年的年均收益达到6.17%。同时,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规模也持续增长。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在规模和投资上单独设账本,投资风格上也有所不同。企业年金投资方向更具自主性,可以在权益类产品的配置上更为灵活;而职业年金的投资风格最为保守。多家具有受托及投管资格的金融机构渠道获悉,多年来各家托管金融机构的投资风格均比较保守。

随着国内无风险收益率下调,企、职业年金的投资路径必然要重新抉择。多家业内年金投资机构认为,加大权益投资配比是提升企业年金收益率的关键之举。

政策号召下业内思辨提质扩面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丰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领取方式,创新产品和服务。这为企业年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企业年金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占据关键位置,对缓解基本养老保险压力意义重大。然而,企业年金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市场环境复杂、受托管理难度加大等。因此,进一步推动第三支柱发展并与第二支柱实现衔接可能成为未来的必由之路。

加大权益投资配比是提升企业年金收益率的关键。多家金融机构已经开始着手升级企、职业年金资产配置方法论,提升年金投资回报。

随着年金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监管部门开始积极引导长期稳健投资,年金基金信息披露监管更加规范严格。这将引导整体年金市场关注投资管理人的长期投资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