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政策导向下,天使投资大会聚焦科技创新,上海等地竞速布局天使投资生态圈。政府基金和私募机构积极关注,国资重构早期投资逻辑,形成“创、投、贷、融”生态圈,优化投资环境,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政策导向下,各地正竞速布局天使投资生态圈。在由上海科创金融研究院和上海天使会联合主办的“2025天使投资大会”上,上海国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表示,未来将与上海天使会共同打造产业生态的创新之和,畅通资本科技产业人才的桥梁,构建覆盖资金支持、技术孵化、市场验证、政策借鉴的全链条的早期生态服务体系。

  上海经邑产业数智研究院副院长沈佳庆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天使投资是科技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尤其在“硬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新材料等),直接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天使投资往往超越财务回报,关注项目是否创造社会价值,例如提升人类福祉或解决重大科技难题。

  国资重构早期投资逻辑,助力科技创新

  天使投资是创业公司的“第一桶金”。在科技创新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政府基金和私募机构越来越关注天使投资,尤其是国资正积极投身其中。上海国投孚腾资本总经理费飞介绍,公司依托国资背景,紧密对接国家和上海市的战略需求,通过母基金与直投结合,重点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与上海天使会合作,共同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北京、深圳等地也推出相关政策,如北京的“颠覆性技术培育基金”和深圳的天使投资劣后风险补偿机制,均旨在鼓励天使投资。

  上海天使会发起人廖理教授指出,天使投资发展呈现俱乐部化、线上平台化和数据驱动三大趋势。上海天使会已初步搭建起以“领投—跟投”为核心的早期投资服务生态。

  东方富海创始合伙人陈玮表示,天使投资需兼具“资金”与“情怀”,具备长期耐心和风险承担意识,是科技创新的“第一枪”。

  兰台律师事务所指出,天使投资在企业最早阶段介入,看重创业团队及产品。创始人对行业理解至关重要,包括行业需求、产品差异化及行业发展趋势。同时,需考虑投资周期。

  形成“创、投、贷、融”生态圈,优化投资环境

  国家政策文件多次提及鼓励天使投资发展,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的指导意见,均强调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支持科技创新。

  沈佳庆建议,通过多层次制度设计平衡“政策鼓励”与“风险防控”,形成科学的投资机制。同时,构建“天使投资+科技信贷+融资担保+孵化培育”的融通格局,为初创企业提供接力式金融服务。推动科技金融联盟建设,形成“创、投、贷、融”一体化生态。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