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积极挖掘估值洼地,避险情绪升温
AI导读:
随着公募二季报调仓切换窗口开启,市场避险情绪提升,公募基金积极挖掘估值扩张行情中的落后品种,尤其是机构低配、抛售空间弱的估值收缩品种。基金经理的避险情绪持续强化,关注涨幅少、基金少、外销少的传统赛道股票。同时,产业资本大佬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看法也给公募基金带来反思。
避险第一。
随着公募二季报调仓切换窗口在四月的开启,基于科技躁动行情的基本结束以及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市场避险情绪提升背景下,公募基金正积极挖掘估值扩张行情中的落后品种,尤其是机构低配、抛售空间弱的估值收缩品种。这些品种当前的配置价值显著抬高。
有基金公司人士判断,高估值赛道股抱团资金多,一致性预期强,调整可能超出预期,应暂避锋芒,红利与避险品种配置价值显著。
基金换股策略回避抱团股
公募季度持仓策略具有滞后性,虽然当前公募产品尚未披露第一季度持仓信息,但在季度持仓切换的关键时点,第二季度的基金重仓股构成已成为公募操作的核心。
受一季度大幅上涨行情及关税因素影响,基金经理的避险情绪持续强化,多位公募人士预期市场未来一段时间的风险偏好可能降低。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涨幅少、基金少、外销少的传统赛道股票,近期显著吸引基金经理的关注。工业炸药赛道股国泰集团上周逆势上涨近6%,今年内累计收益不足5%,几乎都在4月首周上涨。该股只有少量基金持仓,4月3日披露中庚基金、东方基金、中邮基金等16家机构调研,可能预示基金经理在季度持仓切换上开始关注涨幅落后、具有避险特点的品种。
“热门股因基金一致性预期,在市场风险偏好变化时集体性减仓导致下跌。”华南地区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在市场风险偏好降低后,人多的地方会出现调整空间,人少的地方成为基金的避险方向。
超过80只基金抱团的巨星科技,4月3日收盘跌停。其营收结构显示,主打外销市场,超过90%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跌停当日,85家公募机构调研该股,显示基金经理对美国市场销售前景看淡及风险偏好变化,可能改变该股在基金二季报中的持仓地位。
产业资本或引导公募策略变化
在风险偏好降低方面,产业资本大佬也给公募基金泼冷水,尤其是重仓“人形机器人”的基金经理多为公募新手。
人形机器人赛道处于高位时,金沙江创投总经理朱啸虎因“商业化不清晰”正退出该赛道,指出估值高、业绩落地难、融资企业密集。这促使基金经理重新思考人形机器人融资盛况是否为共享单车赛道再现。考虑到一二级市场联系紧密,朱啸虎的操作背景是2017年退出共享单车龙头ofo公司。
颇具意味的是,朱啸虎泼冷水前一周,2025年3月中旬,A股共享单车第一股永安行发布易主公告,上市时间恰为朱啸虎退出ofo公司的2017年。这给基金经理带来历史反思,即热门概念品种利用一级市场火爆向二级市场传导,并在需求增大时完成IPO,但最终无法给投资者带来真正价值。永安行业绩显示,营业收入从2017年上市当年的10亿元降至2023年度的5.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进一步收缩,大部分公募基金已退出持仓。
公募基金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的高估值容忍度成为风险偏好趋势变化的关键。中银基金持仓的优必选2024年度营收约13亿元,净利润亏损超11亿元,毛利率不足30%,市值超过350亿港元。另一人形机器人赛道股越疆公司2024年度营收不足4亿元,在高达68倍PS估值下,市值接近300亿港元。
“公募新手对业绩和估值敏感度不高,不清楚买股票的核心在于出价合理性,风险在于买入价格。”华南地区一位大型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尽管人形机器人赛道概念火热,长期趋势确定,但重仓基金经理未必能从中赚到长期的钱,因为科技股周期波动超乎想象,高估值买入后可能熬不住。
寻找低风险洼地品种
公募第二季度的调仓切换指向保守和防御性策略,尤其是此前处于估值收缩和股价洼地中的低风险品种。
“当前应暂避锋芒,风险资产调整与投资者预防二季度外部事件冲击有关。”创金合信宁和平衡基金经理魏凤春表示,当前策略是布局确定性,首选类债类资产。利率债调整接近结束,中短端债券投资确定性强,可适当拉长高评级短端信用债久期。转债债性保护不高。红利类资产是过渡期战略配置,需要长期配置,短期内更具配置价值。
魏凤春表示,“春季躁动”基本结束,高估值科技板块回调,避险资产与红利资产占优。对冲外部因素效果显现需要时间,中短期内高估值赛道股调整可能超出预期。
摩根士丹利基金人士认为,4月份基本面因素对市场影响明显,此次也不例外,但更多是结构性的,对中小品种影响更大。投资者对顺周期品种预期较低,对大市值价值品种影响不大,4月份股票投资短期偏向价值,同时部分受益于宏观经济政策发力的方向及顺周期品种也存在较好机会,尤其是库存周期上行的行业值得重视。
华安基金认为,因“对等关税”的外部因素,外资机构等投资者观望港股,以及对美国经济和通胀的影响。若经济衰退可能性增加,美联储降息,海外降息周期利好港股资金面,尤其是港股央企红利股息率高、估值低,考虑到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经济弱复苏背景均利好红利策略,港股通央企红利股息率优势显著,配置价值较高。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