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新质生产力30条”,要求整合联动基金集群,推动形成“一个重点产业+一支基金”格局。科创母基金最高容许100%亏损,旨在加大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力度。实施细则还明确了直接股权投资管理规范。

3月31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关于打造“三城一岛”产业增长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若干措施》(简称“新质生产力30条”)。其中,第二十八条特别提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要求整合区内超3000亿元基金集群和50亿元科创母基金,形成“一个重点产业+一支基金”的全新工作格局。区科创母基金允许最高100%的亏损容忍度,加大了对早期和硬科技企业的投资力度,旨在打造区级放心、大胆的资本矩阵。这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推出最高容错率科创母基金后,对其投资方向的进一步明确。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召开“新质生产力30条”新闻发布会。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简称“科创母基金”)是去年7月由广州开发区管委会、黄埔区政府设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母基金,总规模达50亿元,旨在优化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机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发布的《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了科创母基金的直接股权投资管理,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培育和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或先进技术服务企业。

实施细则规定,科创母基金新增投入部分不超过30%用于直接股权投资。直接股权投资主要包括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和产业直投,其中种子直投和天使直投的金额合计不超过直接股权投资规模的30%,且直投资金不得投资于房地产、落后产能和高环境风险等类型项目。

实施细则还提出,在受托管理机构尽职尽责的前提下,允许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和产业直投分别出现最高不超过各类别投资总额50%、40%和30%的亏损,其中种子直投和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考核将基于直投资金整个生命周期的表现。

业内人士表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创母基金的最高100%亏损容忍度,为初创科技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前期资本支持,同时也鼓励投资机构更大胆地支持高风险、高收益的早期项目发展。这项政策为企业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资本保障。

“新质生产力30条”还指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对当年企业创新积分位列区前20名的企业,优先推荐纳入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扶持范围,单个项目最高支持可达2000万元。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