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3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新高,绩优基金经理展现出较强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业内人士认为,主动权益类基金依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基本面研究是实现长期超额收益的核心。监管部门也在引导公募基金拉长考核周期,注重长期投资。

在过去半年多的震荡上行行情中,一批绩优基金经理展现出强大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精准把握住了结构性机会。Choice数据显示,自3月以来,已有近3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复权净值创出历史新高。业内人士指出,主动权益类基金仍然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基本面研究是获取长期超额收益的核心,这需要公募行业不断强化投研能力,坚守长期投资理念。

具体来看,近3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279只成立时间满一年的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截至3月21日,已有近40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超过20%,更有4只基金收益超过50%。而从最近一年的业绩来看,收益超过50%的基金更是多达22只。

这些净值创新高的基金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北交所主题基金、重仓热门赛道的基金以及多位绩优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例如,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达40.51%,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收益更是高达73.01%。此外,广发多因子基金在唐晓斌的管理下,自2018年6月25日至今,任职回报已接近3倍,年化回报超过22%。

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发展空间依然广阔。招商证券研报显示,尽管近两年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未能跑赢主流宽基指数,但部分绩优基金仍具备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大成基金表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定价能力和价值发现能力将更加凸显,未来依然大有可为。

监管部门也在积极引导公募基金行业拉长考核周期,更加注重长期投资。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即将推出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将提高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比重,引导行业更加注重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总之,基本面研究是获取长期超额收益的关键,公募行业应鼓励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多样化,加强投研能力建设,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回暖,近300只产品净值创历史新高)

(责任编辑: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