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太平资产、人保资产等险资系证券私募公司获批设立,三批试点总规模达2220亿元。险资系私募的落地将改善A股特征,推动资金向科技创新等领域倾斜,并重塑私募行业竞争格局。

  近日,太平资产、人保资产陆续获批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至此,险资系证券私募公司已增至7家。

  由保险公司出资设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这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具体落地形式。

  今年以来,第二、第三批试点加速推进,三批试点总规模合计达2220亿元,参与机构主要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表示,三批试点累计2220亿元资金入市,将显著改善A股“短钱快进快出”特征,险资偏好推动市场向低波动、高分红风格倾斜。同时,险资作为“耐心资本”,其长期持仓可平滑短期波动,还将推动资金向科技创新等领域倾斜,助力经济转型。

  2023年10月,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获批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公司制基金。今年,这两家公司又继续获批参与第二、第三批试点。

  中基协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国丰兴华私募旗下已经备案有4只私募产品,“鸿鹄志远”一期500亿元已完成全部投资,回报率良好。

  在今年新获批的试点公司中,泰康资产的进度最快,泰康稳行私募已成功完成首笔投资交易。

  由太平洋资产100%控股的太保致远私募已备案首只产品“太保致远1号”,不过目前管理规模仍显示为0-5亿元。

  此外,恒毅持盈私募也已经在6月13日向中基协首次递交备案申请,目前仍在办理中。

  随着险资系私募落地不断推进,其投资方向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界面新闻根据中基协披露的信息梳理发现,目前已经完成登记备案的3家险资系证券私募的管理团队主要由相关保险资管公司原管理层出任。

  险资是A股市场重要的中长期资金代表之一,险资系私募或延续险资以往一贯的投资思路。

  界面新闻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8月19日,保险公司共出现在132家已披露中报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累计的期末持仓总市值为793.3亿元。

  表格:2025年中报保险公司持仓市值超过10亿元个股名单(截至8月19日)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整理

  截至8月19日,已经有58只个股中报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出现了险资的身影,其中15只个股持仓市值超过了2亿元。

  表格:2025年中报保险公司新进持仓超过2亿元个股名单(截至8月19日)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整理

  不过,截至8月19日,多数上市公司仍未披露中报,险资更多的持仓情况还未浮出水面。

  此外,险资系私募的逐步落地也将对私募行业产生重要影响。深圳某私募人士表示,险资系私募在成立之初管理规模便足以跻身头部私募行列,还承袭了险资成熟的投资理念等。未来随着险资私募的逐步落地,将重塑私募行业的竞争格局,也有望为私募行业注入全新的投资逻辑与治理范式。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