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全国人大代表刘伟表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长期资金的积极参与。近年来,政策持续推动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社保基金以其资金期限长、投资风格稳健著称,持有A股股票市值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未来,更多中长期资金将投资A股市场,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长期资金的积极参与,同时也有利于中长期资金的保值增值。”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社保基金会原理事长刘伟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社保基金作为典型的长期资金,以其资金期限长、投资风格稳健著称。近年来,政策层面持续推动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2024年9月及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部门相继出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扫清障碍并明确具体措施。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形势,我们应全面、理性、客观、辩证地看待。”刘伟强调,中长期资金不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专业投资力量,更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稳定器”。社保基金的投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社保基金会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投资中,始终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理念,理性看待市场波动,保持战略定力,通过资产配置和纪律性再平衡实现稳健收益。
目前,社保基金持有A股股票市值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其中持股时间5年以上的个股市值占比近八成,持股时间10年以上的个股市值占比超过一半,充分展现了其“稳”的特质。
刘伟介绍,社保基金会在市场估值低位时果断加仓,为未来获取高收益奠定基础;在市场估值高位时则果断减仓,确保收益兑现并为资本市场降温。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养老财富的积累,也起到了稳市场、稳预期、稳信心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社保基金会还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自主可控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投资力度,相关投资规模已较2019年底增长了一倍多。
自2003年入市以来,社保基金股票投资年均收益率超过12%,成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最主要的收益来源。展望未来,刘伟表示,我国经济前景光明,资本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市场,实现保值增值并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