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基收益率显著回升,未来或呈下行趋势
AI导读:
货基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在春节期间显著回升至1.52%,主要是由于货币市场利率上行所致。未来货基收益率或呈下行趋势,但基金管理人将采取多种策略提升货基收益率和产品竞争力。
【导读】货币市场基金(货基)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突破1.5%大关,显著回暖迹象显现。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在近期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背景下,货币市场基金(货基)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曾一度下滑。然而,在春节期间,该类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却意外地回升至1.5%以上,呈现出显著的回暖趋势。
业内人士指出,货基收益率的回升主要得益于货币市场利率的上行。尽管未来货币市场利率可能继续呈现下行趋势,但基金管理人正积极采取多种策略,旨在提升货基的收益率和产品竞争力。
货基收益率大幅反弹13个基点
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跃升至1.52%
根据Wind数据,截至2月7日,全市场传统货币型基金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已达到1.52%。与1月中旬的1.39%相比,这一数字显著回升了13个基点。其中,货基A类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1.44%,而货基B类则高达1.68%。
值得注意的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货币型基金——天弘余额宝,其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已攀升至1.52%,较市场低点上升了33个基点。同时,该基金的万份收益也从同期的0.32元增加至目前的0.37元。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09/1739074811729.jpg)
对于货基收益率显著回升的原因,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表示,这主要是由于货币市场利率近期的大幅上行。货币市场利率上行的原因包括:季节性因素导致春节期间居民取现需求增加,银行减少资金融出,货币市场资金供应下降;此外,今年货币市场的紧张程度创历年新高,超出季节性因素,市场普遍认为这与汇率、债市调控有关。同时,银行普遍增加了预防性的头寸,可能与银行正在适应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有关。
方正富邦固定收益基金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丁汀同样指出,在市场背景与组合结构调整的双重作用下,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实现了触底反弹。
丁汀进一步分析,在市场背景方面,自去年11月起,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宽松定调与降准预期的共同作用下,收益率快速下行。短端利率债与票息资产在获得大量浮盈的同时,也开始逐步积累回调风险。在组合应对方面,货基组合在今年1月初信用债与存单占比较高,通过存单“落袋为安”的方式将结构向逆回购倾斜,从而尽量对冲春节前资金面波动风险。这种“落袋为安”的策略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提升了货基的7日年化收益率。
未来收益率或延续下行趋势
基金管理人积极应对提升竞争力
随着春节假日因素的消退,货基收益率回升的态势能否持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在货币政策宽松的背景下,货基整体收益率或继续呈现下行趋势。
中信保诚智惠金货币基金经理席行懿表示,2025年一季度,在化债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在兼顾汇率和稳增长双目标下整体保持宽松,因此,货币基金整体收益率或有较大概率还是呈现下行趋势,但下行速度或将放缓。
上述大型基金公司也认为,随着春节季节性因素的消除,货币市场资金供应将有所恢复,货币市场紧张程度较春节前将有所下降,货币市场利率也将有所下降,货基收益率的回升也将告一段落。然而,除了季节性因素外,其他影响货币市场的因素目前仍然存在。在宽松基调下,货币市场利率的中枢或会维持较低水平,但波动可能较大,货基的收益率也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
丁汀同样认为,货基收益率总体将企稳并小幅下行。今年一季度的货基收益率预计呈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即春节后的收益率会有小幅下行。这主要是由于春节前资金面的剧烈波动为较多货基提供了高价逆回购资产,此类资产在伴随着资产到期将常规季节性价格回归,从而带动货基整体收益率回归。同时,春节前出于应对赎回与止盈行为两种情景,部分货基浮盈释放。而随着今年3月“两会”临近,政策预期扰动之下,短期再次释放的难度高于1月。此外,节后申购与资金面的转暖将进一步弱化部分货基万份收益,从而小幅影响节后收益率。
在此背景下,各家基金管理人正积极通过增配优质资产、锁定收益、波段交易等方式,多策略提升货基收益率和产品竞争力。上述大型基金公司表示,当前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面临的环境基本类似,都是利率中枢较低,波动变大,这会导致专注于这两个市场的产品的稳健性较之前有所下降。对于货基而言,今年更重要的任务一是要建立新货币政策框架下的投研框架,二是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精准地把握利率波动的节奏,逢高配置,提高基础收益,同时通过波段交易增厚收益。
丁汀表示,货基组合结构的重要性大于单一品种的收益率高低、大于短期波段操作的成败。在当前市场背景下,收益率整体处于低位,波动剧烈且短促。因此,货基需要把握好下一阶段各类资产的平衡,通过更均衡的组合结构同时在浮盈与万份收益上做修补,避免大幅调整下组合陷入波动的同时,择机重新增加优质资产。
席行懿也表示:“2025年整体债券市场仍有波动性机会。以我管理的中信保诚智惠金货币基金为例,作为一款货币型基金,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组合剩余期限和杠杆率优势捕捉市场机会,争取在收益率高位锁定收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持有体验。”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