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护士服务兴起,居家就医新趋势?
AI导读:
网约护士服务在各地悄然兴起,凭借便捷性和专业性受到患者和家属欢迎。青岛西海岸新区率先试点,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助力、医疗机构保障推进项目落地。网约护士面临知晓度低、使用率低等问题,但其发展前景备受关注,期待政策支持。
自国家卫健委2019年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以来,一种新型护理方式——“网约护士”在各地悄然兴起。凭借便捷性和专业性,“网约护士”受到患者和家属的欢迎,成为解决家庭护理难题的有效途径。不过,推广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其发展现状和能否成为居家就医新趋势备受关注。
保障服务效率质量
“大爷,别着急,我们马上就到。”接到平台派单,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富春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联网信息评估患者整体状况,安排专科护士上门,为辖区内一位75岁的高位截瘫患者提供导尿护理。
2020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在山东省率先试点“网约护士”服务,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助力、医疗机构保障”的方式,协同推进项目落地。青岛西海岸新区面临知晓度低、使用率低、参与护士少等问题。为此,新区将服务关口前移,通过住院记录、上门巡诊等方式普及服务,并对重点人群进行评估,确保供需平衡和精准匹配。
青岛西海岸新区线上搭建服务平台“康鸿医护”,线下整合多方医护资源,建立了严格的订单分派模式。同时,组建网约护理服务保障专班,对入驻平台的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技能培训。
目前,“康鸿医护”网约护理服务平台注册用户2.1万人、护士2000多名,提供70多种网约护理服务项目,基本满足群众需求。价格设定公开合理,并建立了风险防范制度流程和联动保障机制。
青岛西海岸新区已完成目标病患评估5.6万人次、护理服务订单2万个,上万人受益,相关做法获评2023年度山东深化医改十大创新举措。
壮大护理人才队伍
70多岁的吴女士最近为90多岁的老母亲术后清创换药犯了难。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了解到“网约护士”服务后,随即在线上预约。很快,医院的护士便上门服务,细心检查伤口、娴熟包扎,很快打消了家人的焦虑。
“网约护士”服务在应对老龄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新生儿护理方面也有显著影响力。2024年,山东东营全市预约上门服务达9675次,其中幼儿服务项目出单量达2960次。
尽管部分医疗机构在“网约护士”服务和推广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其普及程度依旧不太理想。从需求端看,很多人并不知晓这项业务。从供给端看,上门护理对护士有着严格的准入门槛,且费用和支付机制也是制约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建立严格准入制度
江苏盐城东台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护士长曹美华每周都会来到当地肿瘤患者家中,对他进行PICC导管维护。作为江苏省首批试点单位,东台市人民医院已构建起覆盖全市的居家护理网络。
东台市人民医院“网约护士”服务主要针对特殊人群,广受好评。申请者需取得中级以上职称或省级及以上专科护士资格,临床工作年限至少8年。医院建立了严格的三重准入机制和全方位保障措施。
目前,东台市人民医院的注册“网约护士”已达220名,提供44项护理服务项目。近3年,东台“网约护士”已累计服务2573人次,服务半径延伸至最远60公里的乡镇。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延续性护理需求增加,但目前“网约护士”上门护理项目尚未纳入国家医保统筹范围,期待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