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网购平台上的红曲米胶囊产品宣称可降血脂、替代西药,但实为普通膳食补充剂。医生提醒其效果较弱,不能替代正规药物治疗。律师认为,此类宣传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消费者需谨慎购买。

近日,北京52岁的王女士因高脂血症就医,医生开具阿托伐他汀药物。后听同事推荐,王女士尝试网购平台上的德国进口OWV红曲米胶囊,该店宣传称产品为天然红曲米配方,安全性是他汀类药物的50倍,并可替代西药。但王女士疑惑,这款既不是保健食品也不是药品的产品,怎能宣称有如此多功效?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网购平台上多款红曲米胶囊产品宣传涉及“中老年”“心脑血管”“胆固醇”等字眼,部分店铺还提及“诺贝尔奖”、天然他汀等,宣称降血脂功效。黑猫平台上也有不少关于“红曲降血脂”的投诉,多为普通食品宣称功效、虚假宣传等问题。

医生提醒,红曲米产品作为辅助手段时,可能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等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但效果较弱,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不能替代正规药物治疗。律师认为,涉及该产品的宣传偷换概念、误导消费者,涉嫌违反相关法律。

在某网购平台,一款名为“德国进口OWV红曲米不含他汀血管胆固醇心脑健康”的产品备受好评,客服称可以降血脂,替代西药。但记者发现,该产品实为膳食补充剂,包装未见中文标签,客服提及的“国际药管局(FDA)”也不存在,且FDA官网无该产品信息。

搜索排名靠前的其他几款红曲米产品,也都打出了“拒绝他汀伤害”“非药物、0负担”的宣传,具有调脂降压、养护血管等功效。医生指出,红曲米虽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但不能完全替代他汀类药物等正规药物治疗。

美国心脏协会一项研究显示,服用他汀药物的受试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平均下降率接近40%,而服用六种膳食补充剂的人,包括红曲米,相关指标均无显著下降。临床上,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试图通过服用保健品来降脂,但结果并不理想。

律师表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17条,普通食品或保健食品不得宣传疾病治疗功能。红曲米产品若仅为普通食品,宣称“降血脂、扩张血管、替代西药”属于违规。店铺客服建议“减少西药剂量直至停药”,属于误导消费者用食品替代药品,涉嫌违法。

此外,这些热销的红曲米产品多为跨境电商产品,销售主体为香港企业。律师指出,一旦消费者遇到维权问题,可能需通过跨境诉讼或向香港消委会投诉,面临语言、法律程序差异及高昂时间成本。

消费者若因相信红曲产品宣传,购买后发现未达到效果或身体出现不适,可与商家协商退款、向网购平台投诉,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虚假宣传,也可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