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银行助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激发乡村振兴消费新动能
AI导读:
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会议强调,以旧换新政策对提振消费、扩大需求有重要作用。农村中小银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激活农村消费潜力,助力打通农村消费“最后一公里”。金融机构平衡降低消费者置换成本与控制信贷风险,深化数字赋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消费新动能。
■本报记者曹沛原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总结2025年一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阶段性工作进展,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3月28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县域市场成为提振消费的“潜力股”。农村中小银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在激活农村消费潜力中扮演关键角色。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富阳农商银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郑景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可以刺激消费,为制造业增加新订单,同时改善百姓生活,推动零售转型。
面对分散的客群、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与复杂的风险环境,中小银行需锚定消费升级需求,因地制宜推出“以旧换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德清农商银行推出“新市民工富贷”产品,余姚农商银行提供“道德信用贷”“农易贷”等信贷产品,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当前,多地中小银行将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点覆盖县域内汽车、家电、家居、电动车等领域,基于政策支持明确、需求旺盛且风险可控等因素考量。在广西,宜州农合行已推出面向家装、汽车、家电等场景的个人消费贷款,利率低至2.85%,助力打通农村消费“最后一公里”。
农村中小银行通过场景化宣传,结合典型案例为老百姓算“经济账”,激发“换新”意愿。富阳农商银行已为1300余户家庭发放“换新”贷款7000万元,带动消费额超1.8亿元。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主题,金融机构需平衡“降低消费者置换成本”与“控制信贷风险”,通过智能风控系统综合评价客户,加强贷前贷中风险控制。
持续深化数字赋能,加强消费信贷领域的多维数据积累和应用,构建更精准的营销获客模型和风险评估模型,提升服务效率与风险管理水平。同时,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发更多个性化、定制化消费信贷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不仅是惠民举措,更是系统工程。农村中小银行应紧扣需求痛点、创新风控手段、深化跨界合作,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内生增长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消费新动能。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