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子公司运营压力加大,探索资产配置新策略
AI导读:
一季度,银行理财子公司在资产端和负债端都面临运营压力,债券整体收益率低导致固收资产增厚收益难度加大,代销渠道要求严控产品净值波动性。为了应对挑战,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加码债券价差交易与适度增持权益类资产,但面临诸多挑战。银行理财子公司需要寻找更加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
“今年一季度,无论是资产端还是负债端(产品代销渠道),我们运营压力都高于以往。”一位城商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向记者感慨说。
在资产端,尽管2月以来长期债券收益率有所回升,但整体仍处于历史低位,加之长短期债券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导致固收资产增厚收益难度加大。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资产配置与控制产品净值波动的双重挑战。
在负债端,产品代销渠道担心债券价格回调引发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回撤与赎回风波,要求银行理财子公司严控产品净值波动性,否则将影响后续合作。
此外,原先用于增厚收益的保险存款等产品获取难度也在增加,银行理财子公司不得不寻找新的替代资产。在近日举行的资管行业闭门交流会上,多位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也表达了当前资产配置的难度。
为了应对挑战,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加码债券价差交易与适度增持权益类资产,如公募基金,力争在增厚收益的同时压低产品净值波动幅度。然而,这些做法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债券价格波动加大、权益类市场波动大等。
整个一季度,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资产配置难度明显高于前些年。年初降准降息预期强烈,导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行至1.56%,对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这增加了资产配置的难度。尽管2月以来债券收益率开始回升,但整体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准,票息保护因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行而变得薄弱。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30.33万亿元,但受债券等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降影响,2月开放式和封闭式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均值分别下跌,部分产品业绩比较下限首度跌破2%。
一季度银行理财子公司资产配置难度加大的另一个因素是负债端的影响。代销渠道反馈认购理财产品的短期限资金明显增加,导致理财产品期限缩短,银行理财子公司更加关注资产与负债资金的期限错配风险。同时,代销渠道反馈民众的风险偏好较低,一旦理财产品净值出现较大幅度回撤就会引发产品赎回压力。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市场整体投资偏好更趋保守,中低风险产品占比明显上升。为了压低产品净值波动,一季度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都采取减持长债、保留短债的投资策略,但这反而导致长期债券头寸面临更大的投资风险。
此外,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为了应对潜在赎回压力,向债券基金赎回资金,导致后者不得不减持长期债券,进一步加剧了长债价格波动幅度。
面对挑战,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始寻找新的解决方案。除了加码债券价差套利交易外,还通过自主投资或增持公募基金,适度增持权益类资产。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基金配置被动化、债券价差交易风险高等。
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基金配置方面的一大新趋势是赎回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转而配置被动投资型的指数型股票基金或ETF。但这也增加了产品净值波动的难度。
当前,银行理财子公司需要在增厚收益与控制产品净值波动之间找到平衡。尽管民众存款流向理财的意愿依然强烈,但新发理财产品若在运营初期便跌破净值,很容易引发用户赎回。因此,银行理财子公司需要寻找更加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