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各地积极行动,聚焦重点领域探索实践,提升民众幸福感。长沙推出科学分龄托育模式,大连健全托幼一体管理机制,湖南强化养老消费发展政策支撑,山西加强家政服务行业政策引导。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方面入手,扩大健康、养老、助残、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各地积极响应,聚焦这些重点领域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提升民众幸福感与获得感。

安心育儿新举措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带娃难题困扰着众多上班族。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居民丁娇就面临这样的困境,她和丈夫经常加班,孩子的照料主要依靠老人。孩子学会走路后,老人每天弯腰追孩子,直呼吃不消。小区附近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出现,为丁娇带来了转机。她每天步行500米送孩子到托育中心,然后安心去上班。这里的老师会根据孩子年龄制定规范,培养其良好生活习惯。

长沙市雨花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是湖南首家区县级公建民营托育中心,采用科学运营模式,根据孩子年龄分班,有针对性发展各方面能力。普惠式收费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让更多家庭享受优质托育服务。此外,该区还推出“菜单式”托育服务,如计时托、临时托等,满足不同家庭需求。

在大连,托育服务同样受到重视。大连市卫健委积极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完善托育服务体制机制,鼓励“托幼一体化”服务发展。目前,大连共有托育服务机构762个,托位数3.02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个。大连市教育局还健全托幼一体管理机制,推动幼儿园提供安全规范的2岁至3岁托育服务。

养老领域新进展

养老服务是关系每个家庭的民生大事。《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湖南在养老服务领域积极作为,通过政府项目带动社会力量投入养老产业,推动建设“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500个”和“公办养老机构‘时光守护’床位2000张”。

下一步,湖南将加强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消费圈,推动助餐、助浴等服务全面发展。同时,创新“智慧+”养老新场景,发展“行业+”养老新业态,为老年群体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

山西家政服务行业在养老领域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家政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服务内容从传统家务劳动向养老护理等多元化、专业化方向拓展。山西省家政服务协会推出“三晋云家政”服务平台,为消费者、家政服务公司和家政服务人员搭建在线沟通桥梁。

大连在养老服务方面同样表现突出。大连市民政局积极开展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科学确定老年人能力等级,为精准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提供依据。全市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突破60%,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政策支持是关键

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离不开政策支持和创新服务模式。各地重点培育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经营主体,提供医、康、养、护等多元化、立体化服务内容。在大连,泰康之家大连长寿社区项目备受关注,预计提供约1050个养老单元,为长者提供医养融合养老体验。

大连优化养老服务扶持政策,将企业性质养老服务机构纳入扶持范围,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公平发展机会。湖南强化养老消费发展政策支撑,出台消费补贴、金融支持等支持政策,激发养老产业发展活力。山西省商务厅也将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市场环境,推动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