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产业蜕变与挑战:破局内卷,冲刺百亿美元分子
AI导读:
中国创新药产业历经十年蜕变,数量和质量均大幅提升,但面临同质化竞争和无序内卷的挑战。业内人士呼吁构建奖励创新的市场机制,完善专利补偿制度,开展头对头挑战,冲刺全球销售TOP10榜单中的“百亿美元分子”。
从2015年起,中国药政改革启动,推动产业创新升级,中国创新药产业踏上了蜕变的十年征程。医药魔方数据显示,这十年间,中国企业原研创新药数量超越美国,跃居榜首;中国原研的FIC药品数量亦大幅增长,全球占比仅次于美国。中美药品上市差距显著缩短,中国患者用药可及性大幅提升。
步入下一个十年,中国创新药虽获国际市场认可,却面临同质化竞争和无序内卷的挑战。如何破除内卷困局,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创新药企亟待解决的问题。在“2025PMC医药投融资交易大会”上,第一财经记者与业内人士就此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创新药质量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据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库,2015~2024年期间,中国企业原研创新药数量领跑全球。中国原研的FIC药品全球占比达24%,仅次于美国。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方面,中国创新药首次IND申请迅速攀升,近两年约达600个;国产创新药IND占比逐年上升,2024年已达87%。创新药获批上市方面,国产创新药比例亦显著提升,2024年国产药品获批占比增至42%。审评审批速度加快,创新药研发周期缩短。
中国创新药的进步极大惠及中国患者。中美药品上市时间差距已缩短至2年内,中国原研开发加速。中国创新药出海亦取得突破,多款原研新药在海外获批,新药出海速度和范围均有所扩大。对外授权交易数量和金额亦快速增长,2024年交易数量和金额再创新高。
无序内卷成行业痛点
然而,中国创新药产业亦面临无序内卷的严峻挑战。医药魔方数据显示,中国原研创新药覆盖的热门靶点与全球重合度高,但热门靶点集中度亦高,竞争激烈。大量企业涌入同一赛道,导致同质化研发,浪费资金和资源。此外,中国创新药在BD交易价格上亦反映出内卷现象。
如何破局内卷?业内人士认为,需构建奖励创新的市场机制,保护创新者,提高进入门槛,形成良性生态。完善专利补偿制度、延长数据保护期法律效力,给高价值产品更长专利独占期。清华大学陈晓媛研究员亦建议,要在支付端、医疗端和市场准入方面形成有效闭环,实现患者可及、医院愿用、企业敢投的良性循环。
下一个十年,中国能否出现全球销售TOP10榜单中的“百亿美元分子”?业内人士认为,这需要中国创新药企开展头对头挑战,做出Best-in-class的分子,赢得全球市场。随着CDE指导原则的出台,行业已在思考如何进军美国市场,面向全球市场的人也在考虑这一问题。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