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力度加大,破解融资难题
AI导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等支持。福建等地正加大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力度,通过创新评估方式破解融资困局。多地推出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金融机构积极响应,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大力度支持,融资难题逐步破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这一政策支持正逐步落地,为民营企业带来融资的新机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福建等地正按下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速键”。在福州,一家专门生产高精度光学设备元器件的小微企业——欧龙光学,正经历着融资之变。面对产品研发周期长、回款慢导致的资金缺口,当地工商银行主动上门对接,通过创新评估方式,将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专利数量等科技指标作为评估重点,成功破解了轻资产科技企业的融资困局。从提交资料到贷款审批不到一周,欧龙光学就获得了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贷款,并享受年化1%的贴息补助。
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阮杰介绍,他们采用“科技+创新”方式,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设计个性化产品来解决民营企业信用记录不足和缺乏抵押物等融资难点。截至2月末,工行福建分行民营贷款余额超2500亿元,福建省专精特新贷已发放金额约100亿元,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杨民表示,截至2月末,福建全省再贷款再贴现余额同比增长5.3%,撬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支持普惠经营主体超11万户。同时,多地也在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如济南推出风险共担的“2∶8比例分担”模式,由政府平台为民营小微企业担保,帮助其获得银行授信。截至2月底,济南担保的担保规模已突破700亿,90%以上都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河北等地则通过举行“政银企”三方对接会,政府部门和银行一起进企业、进园区,为企业定制专属融资方案。深圳则持续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助力科技企业成长。目前,深圳已发起设立三批产业基金群,累计支持超8000个产业项目,实缴出资超过1500亿元。
随着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持续提升。近日,多部门表示将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共同营造更优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也表示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对民营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多家金融机构也积极响应,工商银行宣布未来三年为民营企业提供投融资不低于6万亿元,中国银行明确今年民营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全行整体贷款增速5个百分点。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民营企业融资覆盖面、获得感不断提升。
“融资贵”难题也在逐步破解。数据显示,2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中国人民银行也表示,将持续强化利率政策执行,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