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正逐步渗透到医疗、养老、服务等领域。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邓心怡指出,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是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形机器人需求旺盛,一旦技术满足应用条件,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漪)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人正逐步走出工厂流水线,深入医疗、养老、服务乃至特种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潜力。

  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邓心怡指出,政策扶持是驱动机器人行业蓬勃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技术层面,AI大模型与机器人零部件的协同进化,显著增强了机器人的多场景适应能力;特别是GPT系列模型的推出,极大提升了机器人的思维逻辑与图像识别能力,为机器人应用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邓心怡强调,从需求角度看,人形机器人已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医疗、养老及特种领域等服务场景中,机器人需求同样旺盛。一旦技术满足这些场景的应用条件,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AI端侧应用中的机器人最具想象空间。

  对于人形机器人投资,邓心怡认为,当前机器人产业步入量产阶段,离不开中国健全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她建议关注技术壁垒高、产能缺口大的核心环节,因为这些环节将随着量产需求的增加迎来巨大市场机遇。

  此外,邓心怡还提及,机器人行业技术端正经历边际变革。硬件方面,微型丝杠、传感器与电子皮肤等技术的突破,将推动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应用;软件方面,运动控制、动作捕捉与物理仿真等领域亟待技术突破,以进一步提升机器人性能。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