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方案出炉,绿色保险成关键
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保险公司研发专门风险保障方案,完善绿色保险体系。未来五年绿色金融将致力于构建制度完善、监管有力的体系,保险业在碳市场建设方面积极拓展绿色金融服务场景,但仍面临绿色保险创新基础薄弱等问题。
绿色保险作为绿色金融的关键一环,通过损失补偿、风险减量、资金引导等机制,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与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保险公司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研发专门的风险保障方案,完善绿色保险体系,以推动绿色保险业务的高效发展。
根据《实施方案》,未来五年绿色金融将致力于构建制度完善、监管有力、标准领先、组织完备、产品丰富、风控严格的体系,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环境质量、推动能源转型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同时,银行保险机构的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绿色金融业务在银行保险机构业务中的比重也将大幅提升。
近年来,保险业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积极提供绿色保险风险保障,深入挖掘行业风险特点,加强绿色保险产品的创新和推广。例如,为精准对接新能源储能产业的风险保障需求,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抽水蓄能电站保险风险评估工作指引》和《电化学储能电站保险风险评估工作指引》,突显了保险在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关键作用。鼎和保险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添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能源设施建设和运营面临的风险日益严峻,传统保险机制已难以满足需求,他建议通过“保险+数据+科技+产业”的路径,实现新型能源体系的风险减量管理。
在碳市场建设方面,保险业积极拓展与碳账户相关的绿色金融服务场景,创新推出了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碳交易损失险、航运脱碳保险等绿色保险产品。去年年底,上海首单碳普惠碳资产损失保险落地,该产品由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申能集团旗下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发,为碳资产持有者提供风险保障,助力碳减排项目的持续推进。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碳金融市场的成熟,将有更多企业参与,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碳资产运转生态圈。
在资产端,保险业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绿色项目投资,为绿色产业注入活力。例如,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参与投资了“国家电投—渝恒1号—成渝双城经济圈能源基础设施碳中和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太平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落地了华能新能源引战项目,助力水电、光伏电站基地建设,推动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太平的绿色保费同比增长27.4%,绿色投资同比增长16.9%。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保险业在支持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方面加大力度,但仍面临绿色保险创新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定价风控难度高等挑战。因此,建议进一步优化激励约束政策、监督评价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以促进绿色保险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