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2025年9月29日,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指数上涨0.70%,可转债ETF(511380)上涨0.73%。超高平价券表现突出,周涨幅达1.15%。今年以来,多家巨头企业在境外发行规模超百亿元人民币的可转债,海外发行规模接近去年全年创纪录水平。

  截至2025年9月29日 13:12,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指数上涨0.70%,可转债市场呈现回暖态势。可转债ETF(511380)上涨0.73%,最新价报13.38元,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26日,可转债ETF近1周累计上涨0.95%,显示市场资金对可转债的投资热情。

  流动性方面,可转债ETF盘中换手9.37%,成交56.84亿元,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26日,可转债ETF近1月日均成交145.29亿元,进一步印证了市场的热度。在投资品种方面,超高平价券(转股价值>130 元)表现尤为突出,周涨幅达1.15%,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

  消息面上,9月中下旬,中证转债指数在经历前一周下跌 1.55% 后,于 9 月 22 日至 26 日迎来反弹,涨幅达0.9%,首次超过权益市场。分品种看,超高平价券表现强劲,而小规模转债(余额<5 亿元)仅上涨 0.01%,资金偏好高弹性标的的特征明显。截至 9 月 26 日,转债价格均值为 130.44 元(历史 98.4% 分位),转股溢价率均值 26.0%(历史 49.6% 分位),中平价转债(转股价值 90-110 元)溢价率达 28.8%,仍高于历史中位数,显示出可转债市场的投资价值。

  今年以来,中国太保、中国平安、阿里巴巴等巨头企业均已在境外发行规模超百亿元人民币的可转债,海外发行规模已达162.60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创纪录的167.30亿美元,可转债发行市场持续火爆。专家认为,满足较低信用风险、较高股价波动性、有利宏观环境等条件的企业,有望以较有利的条件发行可转债。可转债需要投行具备信用研究能力和对波动性(Volatility)定价能力,国际大型综合性投行在覆盖相关投资者、定价与信用评估能力等方面具备优势。

  规模方面,可转债ETF最新规模达601.65亿元,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可转债ETF紧密跟踪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指数,该指数样本券由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和可交换公司债券组成,采用市值加权计算,以全面反映沪深交易所可转换公司债券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便捷的投资工具。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