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增强人民币债券资产吸引力,推动中国债市国际化进程。

  中国债市高水平开放再迈关键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日前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可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此举标志着债市开放进入新阶段。公告发布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包括通过直接入市和“债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机构投资者。

  债券回购是国际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业内人士表示,三部门进一步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不仅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债券资产吸引力,也有利于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助力在岸离岸人民币市场协同发展。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成效,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数量和持债规模持续扩大,通过债券回购业务开展流动性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截至2025年8月末,共有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债总量约4万亿元人民币。

  “债券回购业务的扩大开放可谓正当其时。此次回购业务扩展至已开展银行间现券交易的‘全球通’‘债券通’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等所有类型的境外投资者,进一步丰富了境外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工具箱’,不仅有助于减少其投资组合波动,而且可助其拓宽融资渠道,控制资金成本。”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资本市场及证券服务部联席总监徐飞表示。徐飞还说,汇丰已经与境外机构客户就最新开放政策进行紧密沟通,多家境外机构对于参与回购业务表示出浓厚兴趣。

  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表示,跨境债券回购业务的推出是完善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制度框架的重要之举,它将有助于提升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吸引力,增强做市商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中国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