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市场持续下行,机构观望氛围浓厚,后市如何布局?
AI导读:
可转债市场近期持续下行,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连续下跌,机构资金流出明显。市场分析认为获利盘过多是主因,后市波动或增加,机构倾向于高切低结构调整。
连续下行的可转债能否企稳?可转债市场近期持续走弱,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前200字关键词:可转债市场、机构资金)截至9月2日午后1点,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下行1.82%,这是该指数连续6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超6个百分点,几乎抹去了8月初以来的涨幅。数据显示,机构对可转债的态度已发生转变,博时可转债ETF年内规模虽超632亿元,但自6月底以来首次出现规模净下滑,9月1日单日资金净流出超3亿元。
今年以来,受权益市场较好动能与趋势影响,可转债表现一度亮眼。Wind数据显示,博时可转债ETF年内资金净流入近200亿元。然而,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机构资金确有止盈固收+的迹象,8月28日、9月1日全市场机构资金从固收+产品中流出明显,亦有百亿私募人士表示,公司在今年8月中已逐步减仓可转债。

9月1日午后1点,可转债再次下跌,博时可转债ETF下跌1.27%、海富通上证可转债ETF下跌近1%,两只可转债ETF领跌债券ETF。(中段关键词:可转债ETF)尽管午后市场在机器人带动下反弹,可转债ETF亦有小幅修复,但截至下午2点半跌幅仍近1%。对于本轮可转债市场急跌的原因,兴证固收团队认为,压力主要来自获利盘过多。在调整前,本轮转债价格明显突破了过去10年的高点,6月开始有大量资金涌入转债市场,推升了估值,也带来了更强的获利盘止盈压力。

转债风格偏向小微品种,在历经近期拔估值后,有资金开始提前撤离市场,市场成交博弈加剧。配置盘需求依然偏强,但阶段性止盈也较强。这一持续下跌引起了机构的注意,有业内人士透露,近两日债券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下降,机构观望氛围浓厚。从超长特别国债交易来看,9月1日成交笔数仅1255笔,较8月中下旬几近腰斩。
可转债近期罕见净卖出,微盘股同步调整。在机构看来,权益市场依然保持较好动能与趋势,但内部结构分化进一步加剧,科创50、创业50涨幅加速,“买科技”+“买大票”成为近期机构与活跃资金的共识,风格切换可能随时到来。(尾段关键词:权益市场)因此,转债出现“抢跑”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转债后市展望,震荡期寻找高切低布局机会
可转债持续调整给固收+产品带来压力,即便是当下急跌,转债估值仍不低。数据显示,8月最后一周平价在90-110之间的转债转股溢价率为27.5%,价格中位数为126.5,估值已来到历史较高位置。国金固收团队指出,尽管当前权益市场在风偏推动下表现出突破上行趋势,但可转债整体估值已逐步来到2018年以来的历史高位,性价比大幅回落。预计后市波动将会明显增加,整体观点偏向中性,倾向于高切低的结构调整。
兴证固收团队表示,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是在权益震荡期找寻好的布局机会。本轮转债提前压缩高估值,带来转债估值结构更为健康,但更好的配置时点依然需要结合权益判断。也有观点认为,可转债配置增量资金依然值得期待,今年上半年全市场固收+规模激增2400亿元,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