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权益市场赚钱效应渐起,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债市收益率连续上行。业内分析认为,本轮股债跷跷板非增长预期驱动,而是流动性主导,债市调整但主体资金流出有限,债基赎回压力不大。后市机构对股债跷跷板是否延续存在分歧。

  权益市场久违的赚钱效应渐起,“股债跷跷板”却再次启动,债市收益率近期连续上行,这一现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行情显示,7月以来,上证指数连破3500、3600点整数关口,而10年国债收益率已自低点上行了约8BP。今日截至13:30,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1.3BP至1.72%,且近期单日上行幅度加大。

  图:10年国债收益率K线走势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财联社整理)

  业内分析认为,近期资金面与权益市场的风险偏好回升确实对债市形成了扰动,但股债跷跷板并非增长预期驱动。此外,当前资金流出债市的力量有限,债基未出现显著的赎回压力,部分机构认为债市已具备相对价值。

  债市调整非增长预期驱动,资金面阶段收紧

  过往的“股债跷跷板”行情,通常对应着经济增长预期的回升。但本轮股债跷跷板并非增长预期驱动,而是流动性主导。在央行本周公开市场连续净回笼资金等背景下,资金利率方面,今日DR001大幅飙升突破1.65%。

  有交易员表示,近期资金面较7月初有所收紧。“权益市场最近热点较多,赚钱效益不错,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压制债市情绪。”

  债基赎回压力有限

  而随着股市上涨,债市下跌,市场开始担忧权益可能对债市资金的虹吸效应。但国盛证券固收首席杨业伟指出,债市的主体资金并不会进入股市,即使小量流出,对债市冲击也有限。从基金业内人士反馈的情况来看,目前债基未出现显著的赎回压力。

  中金公司大类资产研究团队认为,与增长预期驱动的典型股债跷跷板相比,流动性驱动的股债跷跷板风险偏好更低,因此对债市利空有限。

  “股债跷跷板”后续存分歧

  后市来看,机构对“股债跷跷板”是否延续存在一定分歧。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认为,月末的重要会议可能会成为股债行情逆转的分水岭。浙商银行FICC团队则指出,权益市场风险偏好可能持续保持韧性。杨业伟认为,股市上涨更多是估值回升驱动,长债继续大幅调整风险有限。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