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热度不减,信用债市场展现强劲吸引力
AI导读:
近期信用债市场整体走强,城投债热度不减,3年至5年期城投债票息性价比高,成为机构重点投资标的。供需关系双重支撑城投债表现,未来估值波动风险可能上升,建议优先配置5年期高等级信用债。
近期,信用债市场整体走强,尤其城投债热度不减,而利率债表现相对偏弱。分析显示,自5月以来,信用债的利差优势逐渐明显,3年至5年期城投债的票息性价比尤为突出,成为机构重点关注的投资标的。
城投债性价比显著
相较于利率债市场的持续震荡,信用债市场则展现出稳健走势,收益率下行且信用利差收窄。以城投债为例,上周(5月19日至5月23日)城投债收益率下行1BP至9BP,信用利差缩减1BP至8BP。其中,5年期AAA和AA+等级、3年至5年期AA及以下等级品种表现尤为亮眼,收益率回落6BP至9BP,利差收窄5BP至8BP。
“目前,3年至5年期城投债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43%,较同期限产业债高出33BP,因此备受各路资金青睐。”一位机构交易员指出。
华西证券研究所固收分析师姜丹进一步分析称:“3年至5年期城投债的票息相较于5年期以上产品更高,且存量规模庞大,达到3.24万亿元,提供了广阔的投资选择空间。目前,该期限的信用利差仍有进一步压缩的潜力。”
从经纪商成交数据来看,各机构正积极寻求中长期限的收益。在短端收益率普遍偏低的环境下,3年至5年期城投债的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平均成交收益率在2.41%左右,相较于1年期和1年至3年期产品,高出约30BP至50BP。这一利差在当前降息降准落地、债市整体收益偏低的背景下,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供需关系支撑城投债表现
城投债的坚挺表现得益于供需关系的双重支撑。
在需求端,信用债买盘热度持续回升。上周城投债的TKN占比高达77%,其中低估值占比由74%升至81%。从期限结构来看,机构继续拉长城投债的久期,2年期以内的占比由57%降至50%,而3年至5年期、5年期以上的占比分别增加5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达到24%、4%。
在供给端,尽管城投债的净融资规模或将连续3个月为负,但一级发行市场热度不减。新债全场认购倍数达3倍以上的产品占比已升至72%,接近历史高点水平。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鉴于当前短期限城投债的利率已基本反映降息预期,在供给难以明显改善的背景下,投资者将更倾向于选择更长期限的城投债以获取更高收益。
财通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建议:“现阶段,中长期信用债券具有较高的利差空间,因此适当拉长久期仍是优选策略。”
投资策略建议
在城投债投资布局方面,哪些区域值得重点关注?
孙彬彬指出:“山东、江苏、四川、河南、重庆、浙江等省份中,估值在2.3%以上的债券存续规模较高。青岛、成都等地市内2.3%以上的城投债存续规模也较大,各机构可加强甄别,择优布局。”
华福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徐亮建议未来关注三类发债主体和相关债券:一是经济大省的平台,建议拉长久期至5年;二是化解债务出现重大利好政策或资金实质落地的区域平台,考虑控制久期在3年至5年;三是拥有较强产业基础与金融支持的地级市平台,建议选择期限为2年至3年的产品。
华安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颜子琦提醒:“长端信用债的强势表现有望在短期内持续,但未来估值波动风险可能上升。建议优先配置5年期高等级信用债,同时于2年至3年期附近适当选择城投债进行信用下沉。”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