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券商发债补血迎小高峰,融资成本大幅降低
AI导读:
4月以来,券商发债补血出现小高峰,7家券商获批发行债券。今年以来,券商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同比大幅增长55%,票面利率处于1.6%~2.2%之间,融资成本大幅降低。Wind数据显示,年内51家证券公司境内合计发行债券规模达3309.98亿元,同比增长12.4%。
4月以来,券商发债“补血”迎来小高峰,已有7家券商获批发行公司债、次级债券,多家券商相继发布债券募集说明书或发行结果公告。这一趋势显示出券商在资金补充方面的积极态度。
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到,今年以来,券商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同比大幅增长55%,次级债券的发行也呈现上升趋势。在利率方面,券商发债的票面利率处于1.6%~2.2%之间,相较于前几年,发债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本月,券商密集发债“补血”。据统计,4月以来,东吴证券、国泰海通、中泰证券、南京证券、东方财富证券等多家券商陆续获批新发公司债,同时,国元证券、国信证券获批发行次级债券。例如,东吴证券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80亿元的公司债券,国泰海通和中泰证券则分别获批不超过600亿元和200亿元的公司债券。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券商的次级债券密集获批,其中包括两家券商获批永续次级债券。公告显示,国信证券、东方证券等券商分别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永续次级债券,规模从20亿元到100亿元不等。资本实力作为券商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次级债券的发行对于增强净资本具有重要意义。
从发债的利率来看,票面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中位数在2%左右,远低于前几年3%以上的利率水平。以国金证券为例,其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仅为1.98%。在次级债方面,大型券商的利率显著低于中小型券商,如广发证券的次级债券票面利率为2.10%,而东北证券则为2.71%。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年内51家证券公司境内合计发行196只债券,规模达3309.98亿元,同比增长12.4%。同时,券商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也大幅增长,同比增幅达55%。短期融资券因其发行门槛低、周期短、能快速补充运营资金等特点,成为券商补充流动性的重要渠道。
在募资用途上,券商发行次级债券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等。例如,广发证券和东北证券的次级债券募集资金分别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和补充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所需流动资金。此外,部分券商还在境外发行债券,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中信建投非银首席分析师赵然指出,券商发债规模受市场环境、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股票市场处于强市环境时,券商发行债券多以新增发行为主;在弱市环境下,则以维持债券存量规模为目标;而在震荡行情期间,债券发行规模主要受券商发债相关政策影响。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