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美债收益率飙升引发市场热议,关税、基差交易平仓等因素成为焦点。尽管有海外抛售传闻,但更多反映市场整体需求疲弱。同时,多元化配置需求持续存在,黄金等资产备受关注。

近期,美债收益率的瞬间飙升引发广泛关注,其中关税引发的通胀预期攀升、基差交易平仓以及海外买家的抛售行为等潜在因素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

幸运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延迟关税的声明恰好在美国10年期国债拍卖的关键时刻发布,这缓解了市场压力,使得拍卖结果较为顺利,并推动了收益率的下行。否则,如果像周一的3年期国债拍卖结果一样惨淡,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市场风险。与股市相比,降低债券收益率(融资成本)或许才是特朗普更为关心的指标,美债收益率的飙升可能真正触动了他的神经。

资深华尔街投行人士冯磊(Mitch Feng)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前期美债收益率因避险情绪而大幅下跌,从4.5%附近跌至3.8%附近,但关税引发的通胀攀升和市场流动性趋紧再度引发了抛售潮。尽管中国等其他“债主”逐步将美债投资多元化,但直到周二下午3年期国债拍卖后,美元才开始与国债同步走弱,这表明美债的波动可能并非源于海外“债主”的明确抛售行为,而是市场整体需求疲弱的表现。

关于海外“债主”是否存在明显的抛售行为,市场议论纷纷。高盛美债交易台的Mitchel指出,尽管周一开始的美债抛售引发了市场关注,但他们并未观察到外资抛售的迹象。这可能意味着投资者在高波动环境下进行清仓,或从债券资产转向此前大幅下跌的股市。

此外,高盛新兴市场策略师孙璐表示,近期关税加码以及美债利率上升,使得客户普遍关注中国是否抛售美债。然而,他们观察到中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的美债持仓近年来基本持平,这表明美债的波动可能并非主要由中国等海外“债主”的抛售行为引起。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认为,美债的异动可能会引发美联储和白宫等方面的关注。尽管本周美债收益率并未创下新高,只是快速反弹,但若未来真的失控,反而可能促使美联储采取行动。

特朗普宣布部分关税暂停90天后,美国国债市场波动剧烈。短端收益率大幅走高,但关键的长债收益率下行。市场焦点将转向3月CPI数据以及即将到来的30年期美债拍卖。

更可能引发美债异动的因素是亚洲对冲基金爆仓和基差交易平仓。Mitch Feng指出,美债收益率的飙升发生在亚洲交易时段,买卖价差巨大,暗示市场流动性不佳。某杠杆交易的爆仓可能就会导致市场大幅波动。

此外,中金公司的研究显示,对冲基金通过基差交易可能积累了大量美债现货持仓。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流动性风险。

尽管近年来部分“债主”一直在减少美债的持仓,包括中国在内,但高盛表示这颇为正常。由于当前美国治理和制度的结构性恶化正在侵蚀美资产的特权地位,叠加美国与G10国家之间利差缩小,若海外央行逐步将美债投资多元化至其他G10国家货币资产,符合其长期资产配置目标。

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发布的1月份国际资本流动(TIC)数据,1月外国投资者净卖出了美国长期证券。然而,中国在当月增持了美国国债。尽管如此,中国的持仓自2018年触及最高点以来已持续下降。

近几年,黄金被各方增持,这体现了资产多元化配置的需求。一季度数据显示,黄金ETF的全球流入量达到历年来一季度的高位。此外,各国央行正以创纪录的速度购买黄金,私人投资者也纷纷效仿。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