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批储蓄国债发行火爆,投资者抢购一空
AI导读:
2025年第一期、第二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首日,投资者纷纷抢购,多家承销银行3年期和5年期储蓄国债迅速售罄。此次储蓄国债最大发行总额500亿元,票面利率与上一期持平,但利率呈现下降趋势。
新华财经上海4月10日电(黄冰玉)8点35分,投资者们纷纷打开手机准备抢购国债,却发现开户的几家承销银行3年期和5年期的储蓄国债已经全部售罄。社交平台上,不少投资者表示,今年首批电子式储蓄国债热度不减,“一债”难求。
记者进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及招商银行手机银行国债购买界面,发现3年期和5年期储蓄国债均显示已售罄。这些银行本期国债初始基本代销额度比例分别为19.13%、9.22%、4.1%。除了在手机银行和网银发售之外,储蓄国债也可在部分银行网点柜台购买,但线下售罄速度虽不及线上,同样销售火热。
今年首批电子式储蓄国债最大发行总额500亿元,票面利率与上一期持平。其中,第一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为1.93%,最大发行额250亿元;第二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为2%,最大发行额250亿元。储蓄国债利率呈现下降趋势,今年首批两种期限的储蓄国债利率分别较去年下行45、50个BP。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当前市场环境下,3年期和5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普遍较低,储蓄国债设定相对稳定的利率,有利于吸引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此外,与银行存款相比,储蓄国债具有利率固定的优势,不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能锁定较长时期的稳定收益。而与预期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和债券基金等相比,储蓄国债能够有效抵御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投资能力、风险偏好以及对未来投资收益的预期等,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