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4月5日,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已突破2.8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进度快,占全年额度近七成。预计二季度供给规模或将不低,专项债资金将发挥更大投资撬动作用。

  ◎记者李苑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专项债券信息网发现,截至4月5日,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已突破2.84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其中,再融资专项债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发行规模已达全年额度的近七成,彰显出发行规模大、进度快、覆盖广的特点。

  专家指出,地方债发行和使用进度显著快于往年,这得益于政策的有力推动和市场的积极响应。预计后续新增地方债供给将逐渐放量,二季度有望达到年内供给高峰。

  数据显示,今年已发行的地方债中,新增地方债券规模为1.24万亿元,再融资地方债券规模为1.6万亿元。再融资债券发行进度快,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债务已经多次核实,属于存量债,早发行、快置换有利于地方政府降风险及企业降成本。

  一季度,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地方再融资专项债合计发行规模近1.34万亿元,占全年额度的近七成。浙江、陕西、江苏、内蒙古等地更是已经完成了2025年全年发行额度。

  根据2025年预算安排,全年地方新增债券规模为5.2万亿元。一季度地方新增债券发行进度与时间进度大致相当,但新增专项债发行略慢于时间序列。不过,随着湖南省率先公布地方政府专项债“自审自发”实施方案,预计将为新增地方债发行注入新动力。

  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表示,4月开始政府债发行节奏将加快,一方面“自审自发”后专项债审核时间缩短,新增专项债或迎来放量;另一方面特别国债可能开始发行,叠加仍在发行中的特殊再融资债,预计二季度供给规模不小。

  截至3月31日,全国23个发行主体计划二季度发行地方债18264.06亿元,其中新增债券9292.435亿元,再融资债券8971.63亿元。资金投向方面,一季度新增专项债资金重点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轨道交通、土地储备等领域。

  随着多个省份试点专项债“自审自发”,以及专项债投向及用作资本金范围的扩大,专项债资金将发挥更大的投资撬动作用。广东、吉林、河南、四川、江西和福建等地已公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项目的信息,土储专项债既为城投债务化解提供短期流动性,又为地产去库存构建长期供需平衡框架。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