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24日,多家公司发行的产业债券集中上市,今年以来产业债券发行持续活跃,规模同比增长21.96%。多因素推动发行放量,但二级市场流动性有待提升,优化投资者结构是关键。

资讯数据显示,2月24日,由中国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发行的11只产业债券集中上市,标志着产业债券市场持续活跃。

今年以来,产业债券发行呈现井喷态势。截至2月24日,已有323只产业债券通过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上市,规模高达25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1.64%和21.96%,显示出市场对产业债券的高度认可。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于丽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产业债券具有融资规模大、利率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能有效支持企业资本扩张。此外,产业债券还能优化企业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多因素推动发行增长

产业债券发行放量得益于市场环境改善、政策支持及市场信心恢复等多重利好。例如,中国证监会明确提出提高产业债融资比重,为企业发行产业债券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企业角度看,债券长端利率下行、信用债券发行利率整体下降,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吸引了更多企业发行产业债券。同时,企业对资金需求增加,也推动了产业债券的发行。

数据显示,年内发行的323只产业债券中,多数用于借新还旧、偿还有息债务、生产性支出/股权投资及补充流动性资金。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产业债券发行与潜力产业及企业紧密相关,能有效引导资金流入经济发展重点领域。

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研究员李席丰预测,到2025年,产业债券发行规模将持续增长,主要受国有企业发债规模扩大和低利率环境推动。

优化投资者结构是关键

尽管一级市场产业债券发行放量,但二级市场流动性仍有待提升。叶银丹指出,交易所产业债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完善,银行占主导地位,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未得到满足。

李席丰认为,投资者结构不完善可能降低债券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加大产业债券投资难度和风险。因此,优化投资者结构是扩大产业债券发行规模的关键。

于丽峰建议,加强债券市场法律框架,完善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海外投资者;加快高收益债券市场培育,创新金融产品,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型及民营企业利用高收益债券融资。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