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回暖,债基连续上涨,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
AI导读:
上周,债市出现回暖,部分债基连续多个交易日上涨,业绩明显“回血”。同时,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权益类基金净值普遍下跌。未来,债市趋势有望维持,但需警惕行情扰动因素。
上周,A股和港股整体调整之时,债市出现显著回暖,部分债基连续多个交易日上涨,业绩明显“回血”。同时,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权益类基金净值普遍下跌。
对于债基行情回暖,有基金公司指出,债市反弹得益于3月18日至20日公开市场净投放缓解资金面压力,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导致权益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未来,债市趋势有望维持,但需警惕行情扰动因素。
债基连续4日上涨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绝大多数纯债基金近一周均实现正收益,多只基金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其中,长期纯债基金表现抢眼,超过40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近一周涨幅超1%。
国泰惠丰纯债、华泰保兴尊益利率债以超1.8%的周收益率领先,两者4月3日单日涨幅便超1.2%。前者总规模超27亿元,持有24特别国债06等5只债券;后者总规模超1.8亿元,持有23附息国债09等4只债券。
从净值走势看,这两只基金已修复自今年3月初以来的跌幅。多数纯债基金亦呈现类似走势,历经3月初至3月17日下跌后,3月18日后净值持续回升,4月初3个交易日快速拉升,部分基金净值超3月初高点。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债券型基金连续三年盈利,2024年利润较2023年增长超70%,达约4102亿元。
股债“跷跷板”效应
债基强势“回血”的同时,股票型基金回调明显,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截至4月6日,除部分医药和农业主题基金外,超八成股票型基金近一周收益为负,其中超过200只基金跌幅超3%。
今年,股债“跷跷板”效应已多次显现。大科技行情中,科技股投资浪潮迭起,多只个股股价创新高,部分基金短时间内收益率超60%,而债基则快速回调。
基金经理表示,股债“跷跷板”效应非固定规律,更多发生在存量博弈市场。当市场资金充足甚至出现流动性外溢时,“股债双强”局面亦有可能。
对于债基“回血”,基金人士认为,央行连续3天公开市场净投放缓解资金面压力,叠加外部因素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促使债市修复。
展望未来,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认为,震荡或成2025年债市主基调之一。投资者应搭建对冲价值的投资组合,以应对市场波动和风格轮动。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