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城市工作会议影响下的债市与宏观经济分析
AI导读: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存量提质改造,影响传统房地产开发与城投债。债市进入调整期,受资金面、风险偏好及基本面支撑影响。出口增长但面临放缓风险,通胀与金融数据改善,资金面收紧,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债市短期波动增大需控制风险。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7月14日至15日召开,相比2015年城市工作会议,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对中国城镇化所处历史方位的战略判断。2015年城市发展处于增量扩张阶段,侧重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基础设施的外延式建设;2025年进入存量提质改造阶段,注重对现有城市空间和设施的优化升级。
中长期来看,由于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传统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一定的转型压力,业绩和估值会受到抑制。随着城市更新模式的转变,部分城投债的发行规模也会有所调整,产业债信用评级可能得到提升,债券价格有望上升,而传统房地产开发企业处在转型期,其产业债的信用风险也会增加。
自上周以来,债市进入调整行情,中短债下跌幅度略高于长债。一方面“反内卷”政策提升市场风险偏好,A股和商品走势偏强令债市承压,另一方面,税期来临之际资金面有所收敛,叠加6月外贸数据韧性十足,金融数据出现改善,多种因素扰动债券市场情绪。
从外部需求来看,6月出口同比增长5.8%,好于前值4.8%,充分体现了5月中旬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带来的积极影响。短期看,预计7月“抢出口”保持加速释放,出口同比数据可能并不弱。中期看,下半年出口整体或面临放缓的风险,债券市场或聚焦国内政策应对。
从国内通胀来看,6月CPI同比小幅反弹并转正,但PPI仍明显偏弱,继续受国内原材料与能源价格拖累。7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反内卷”政策若有效抑制无序竞争,则将对通胀形成支撑,进而对债市构成冲击。
从金融数据来看,在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回暖和政府债券融资维持高位的带动下,6月金融数据在总量和结构层面均呈现出一定改善特征。6月社融新增4.2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2.24万亿元。与此同时,货币供应上升,M1增速为4.6%,M2增速为8.3%。6月信贷社融全面超出市场预期,“宽信用”效果初现。
从资金面流动性来看,过去一周,资金面明显收紧,银行体系净融出规模也明显减少。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上行至1.42%附近,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则上行至1.53%附近。另外,还有1000亿元MLF到期,市场对月中央行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抱有期待。
从市场风险偏好来看,近期A股市场情绪受稳定币和供给侧政策预期轮番提振,与此同时,商品市场整体围绕产能变化预期、成本提升预期进行交易,文华商品指数低位持续回升。“股债跷跷板”效应仍较为明显,债市小幅调整。
短期而言,债市仍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前仍是重要的政策博弈期,二是A股慢牛预期短期难以证伪,三是资金利率下行趋势暂缓。总之,债券长期牛市格局并没有动摇,但当前债市拥挤度偏高,短期面临不利的边际变化,注意控制仓位和风险控制。(作者单位:中辉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