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位经济学家就债市走势及央行政策影响进行分析,包括华西证券、中信建投、国信证券等首席经济学家的观点,涉及MLF利率改革、央行流动性投放等关键议题。

  数据来源:Choice

  1、 牢不可破的1.8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

  债市当前上行担忧不强烈,但多头预期形成坎坷。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8%,30年期2.00%阻力强,需央行呵护性投放来突破。此时,可关注利差保护足的性价比品种,如10年国开老券、10年农发口行债;地方债中,5年及以上“地方债-国债”品种利差高,同样值得关注。债券投资需关注央行政策动态。

  中信建投固收首席曾羽

  短期内债市处于宽松预期下的平稳期,收益率预计震荡略偏下行,但做多情绪不强,收益率下行不连贯。交易时需保持左侧思维,不宜重仓追涨。中期看,二季度收益率或冲高,源于货币宽松不及预期或经济悲观情绪修正,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上行至2.0%,下半年或迎来中期做多机会。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宏观固收董德志团队

  经济仍处底部,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概率低。市场对经济走势存分歧,短期债市低位震荡概率大,10年期国债预计在1.7%-1.9%区间波动。当前20年国开债品种利差极低,保护度有限。

  国海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靳毅

  超长债期限利差中枢或上行,主力机构对超长债需求或下降,期限利差大幅偏离中枢可能性降低。超长端赔率一般,30Y-10Y期限利差不排除扩大到25-30BP,胜率取决于择时,逢高布局更稳妥。

  2、MLF利率“退出舞台”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

  年初大行负债端流失严重,降准和国债净买入缺位,资金面预期不稳。提前公布操作量有助稳定资金和债市情绪,体现央行与市场沟通透明度提升。

  中信建投宏观首席周君芝

  MLF政策属性下降,招标方式改变带来价格信号模糊,政策属性减弱,更灵敏反映银行间资金状况。MLF改革标志我国货币调控框架成熟,利率体系完备,流动性投放层次鲜明。

  浙商证券大固收组长、固收首席覃汉

  3月MLF超额续做及中标规则改变超预期,体现央行呵护态度,短期利好资金价格稳定。短期因素对利率上行趋势构成再平衡,但中期趋势不变。

  兴业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左大勇

  央行超量续作MLF传递边际放松信号,债市止跌状态或确认,后续或迎来修复期,长债可能出现交易窗口。短期按震荡偏多交易更合适。

  3、央行投放的流动性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

  开年以来流动性格局重大调整,因央行构建差异化流动性管理体系。预计资金面紧平衡。伴随央行态度缓和,长债利率下行胜率改善,但短期资金未实质宽松,利率或震荡。

  东方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齐晟

  2月央行流动性投放不慷慨,造成春节后资金利率边际收紧。下周跨季,若央行维持偏紧态度,资金面压力大。但银行同业负债冲击已过,资产端调整充分;理财负债端稳定,跨季后将迎负债回流。流动性最紧张阶段正度过,二季度债市或因流动性改善而修复。

  招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伟

  在“适度宽松”和“保持流动性充裕”定调下,预计投标量不高于中标量概率高。公告方式提升调控债券收益率效用。结合3月MLF超量续作、多重价位中标,央行关注银行负债压力,态度对资金面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