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债发行规模突破1.1万亿,助力科技创新企业融资
AI导读:
截至2025年3月24日,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累计总发行规模达11339.77亿元,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助力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未来,科创债发行规模及占比有望继续提升,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3月24日,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交易所债券市场正式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规模合计达40亿元。这一举动标志着科创债市场的持续发展。
自2022年5月份正式推出以来,科创债累计发行规模已突破1.1万亿元。科创债发行规模占公司债总发行规模的比例不断提升,从2022年的4.6%,增至2023年的9.5%,再到2024年的15.5%。进入2025年,科创债发行占比依旧保持在10%以上。科创债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助力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依托科创债这一创新品种,交易所债券市场赋能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表示,未来,随着科创债市场生态日益完善,诸如债市“科技板”的推出,以及暂免收取债券登记结算费用等利好政策落地,科创债发行、交易机制将加速优化。在这些积极因素推动下,科创债发行规模及占比有望继续提升,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年内发行占比超10%
今年以来,科创债热度不减,发行规模显著提升,占比也维持高位。截至2025年3月24日,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累计总发行规模达11339.77亿元。其中,年内新增发行1002.70亿元,同比增长28.78%,占同期公司债券市场总量的10.35%。从期限结构看,5年期和3年期债券分别以387.20亿元和335.25亿元构成市场主力。此外,10年期及以上债券占比22.17%,显示投资者对中长期科技创新项目的信心。
冯琳指出,从已发行科创债来看,3年期以上债券发行占比超九成,这有利于增加债券市场对科创企业和科创领域的长期资金供给,与科创投入周期和科创企业发展周期更为匹配。
从募集资金投向看,年内逾千亿元的募集资金中,工业领域以481.20亿元的发行规模居首,公用事业(16.80%)与材料(15.36%)位列其后。
例如,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及成渝双城经济圈双贴标公司债券。该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置换向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股权增资,助力雅砻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及基础科学领域研究。
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董事资深研究员高慧珂表示,科创债市场的发展能引导更多债券市场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丰富科技创新领域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同时,科创债市场的发展优化了债市结构,支撑了产业债扩容,促进多层次市场建设。
市场生态尚需完善
当前,科创债发行热度较高。年内发行的105只科创债中,中央企业发行29只,地方国有企业发行74只。
“长期来看,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更多元化的发债主体参与。”高慧珂表示。
在此背景下,破解科创债发行主体单一的难题,成为国家推进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的关键。为此,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包括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加大交易所质押式回购折扣系数的政策支持、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等,为民营科创企业参与科创债发行增添信心。
高慧珂认为,提升民营企业参与科创债市场是一项系统性任务,未来还需从发行端、投资端和市场配套支持等方面继续发力。在发行端,需借助多元化增信机制、聚焦该类企业的债券产品创新以及高收益债券市场等多项措施。在投资端,可出台鼓励民企科创债券的政策,发展民企科创债相关指数等。在市场配套支持方面,需加强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完善风险处置机制、健全违约处置相关法律制度基础等。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