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为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工作部署,推动首批项目落地,举办动员座谈会探讨如何抢抓政策红利。债市“科技板”旨在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深圳提出了“四个一”目标优化债券融资环境,但民营科技企业发行科创债仍存在多方面堵点,需多方合力解决。

  深圳在服务科技企业方面又出新招,为加快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的工作部署,推动首批项目在深圳落地,3月14日,深圳市委金融办会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等金融监管部门、相关政府部门,召集深圳辖区内头部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创投机构、担保机构举办了一场动员座谈会,围绕如何抢抓政策红利、解决市场卡点、堵点等问题展开充分探讨。

  债市“科技板”支持科技创新

  在近期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该科技板旨在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拓宽资金来源;支持成长期、成熟期科技型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用于科技创新投入;还支持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

  深圳探索债市“科技板”特色

  根据债市“科技板”发债主体的初步部署,深圳在发展科创债市场具有天然优势。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末,深圳辖区内存续科创票据规模450亿元,同比增长185%。深圳提出了“四个一”目标,包括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储备优质项目、聚集中介机构,以优化债券融资环境。

  民营科创企业发行科创债存堵点

  尽管深圳在科创债市场具有优势,但民营科技企业、中小微科技企业由于资质较弱,普遍未能成功发行科创债。目前,大部分民营科创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发行科创债时仍存在多方面“堵点”,如债券期限错配、发债成本高等问题。

  多方合力共创科创债投融资环境

  为解决这些问题,与会人士提出几点建议:为科创债发行主体提供政策支持,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完善科创债融资的配套机制;创新风险缓释工具,推动“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市场化担保”的混合增信模式。在制度安排上,债市“科技板”将完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交易的制度安排,创新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发行成本。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