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将与证监会等部门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深圳金融办迅速响应并举办动员座谈会。会议提出‘四个一’目标,多家企业及金融机构积极建言献策,期待实施细则尽快明确。深圳拥有雄厚的科技产业基础,具备引领债券市场创新的优势。

近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将与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携手,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

为推动首批科技板债券在深圳落地,中共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迅速响应,举办了‘债券市场科技板动员座谈会’。会上,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等金融监管部门、相关政府部门,以及20余家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创投机构及担保机构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技板债券发行的机遇与挑战、政策建议与实施路径。

成立专班,推动全国首批落地

深圳金融办常务副主任时卫干强调,深圳将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率先落地,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示范经验。为此,深圳提出了‘四个一’目标: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建立一个工作机制,储备一批优质重点项目,聚集一批有实力的中介机构。

时卫干表示,深圳将加强债券融资项目储备,确保不少于10个优质项目资源;同时,强化债券发行主体培育,力争到2025年,全市企业通过交易所、银行间市场实现债券融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此外,深圳还将持续优化债券融资环境,研究建立债券融资后备资源库,搭建对接平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实资金支持。

时卫干特别呼吁,深圳民营创投机构应积极行动,开创民营创投科创债券发行先河;同时,希望本地有实力的券商在此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深圳还将尽快完善风险补偿、征信、贴息等支持机制,并推动市、区国企及担保公司积极参与,展现深圳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理念。

项目储备充裕,相关机构积极建言

与会企业及金融机构均表示,已储备多个项目,期待‘科技板’实施细则尽快明确,为相关业务提供更多支持。

平安银行建议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包括前置审批和项目预沟通机制,以提升项目注册阶段审批效率及通过率。中信证券则建议探索适合科技型企业的创新产品,如股债结合债券、知识产权质押债券等。

招商局资本期望对金融机构投资科技板债券给予激励考核机制,并开辟科技创新债券融资‘绿色通道’。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建议设置更灵活的认购机制,延长债券期限,并建立担保机制。

深圳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则提议建立政策性风险补偿机制,增强担保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

聚焦科创,探索激发债券市场新活力

潘功胜提出的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向市场传递了明确的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信号。与会机构均表示,将聚焦‘科创’,加强交流与合作,大胆创新,探索切实可行的发行方案,激发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活力。同时,他们相信政府及监管部门将为相关业务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和资本市场改革先锋,深圳拥有雄厚的科技产业基础和活跃的资本市场体系。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元,占GDP比重近4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位列全国前列。深圳完全具备引领债券市场创新的优势。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