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开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震荡走强,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低位。在此背景下,债券基金整体表现亮眼,超九成实现正收益。业内专家对债市前景持乐观态度,建议投资者优先考虑配置短久期债券基金。

2025年开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展现出震荡走强的态势。年初,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1.59%的历史低点后,虽略有反弹,但仍维持在1.65%左右的低位区间波动。

在此背景下,债券基金整体表现亮眼。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收盘,已有3110只长债基金年内实现正向收益,占比超过90%。同时,短债基金同样表现出色,782只基金年内收益为正,占比高达90.5%。

业内专家对2025年的债市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债牛行情有望持续。专家建议,投资者在当前环境下可优先考虑配置短久期的债券基金,以规避潜在风险。待债券市场收益率回升至更合理水平后,再适时入场,这样的策略被认为更为稳妥。

债券基金表现抢眼,超九成实现正收益

进入2025年,长端利率持续在低位徘徊。截至2月7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1.63%,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维持在1.84%左右。在此背景下,债券基金跟随市场波动,多数长债和短债基金均取得了正向收益。

具体来看,截至2月6日收盘,长债基金(仅统计A份额)中,博时裕通纯债3个月A、华泰保兴尊益利率债6个月持有A、汇安嘉鑫纯债等3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了2%。然而,也有部分长债基金如宝盈盈沛A、鑫元臻利A、嘉实稳华纯债A等年内出现亏损,但亏损幅度均控制在0.5%以内。

在短债基金方面(仅统计A份额),银河季季盈90天滚动A年内收益排名领先,截至2月6日年内回报约为0.87%。但英大安益中短债A、平安0-3年期政策性金融债A、宝盈安盛中短债A等基金年内则略有亏损。

从长期表现来看,债市牛市背景下债券基金的收益率颇为可观。数据显示,2024年,2821只(份额分开计算)长债基金的平均回报约为4.62%,相比2023年和2022年的平均回报分别增长了0.97个百分点和2.28个百分点。同期,781只短债基金(份额分开计算)的平均回报约为3.02%,虽然略低于2023年的3.26%,但明显高于2022年的2.02%。

债市前景乐观,长债胜率或仍较高

展望2025年,债市行情将如何发展?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武泽伟表示,基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导致的宏观经济增长压力和不确定性,2025年债牛行情有望持续。

中信证券研报也指出,节前资金面偏紧导致长债利率震荡下行。1月制造业PMI回落至荣枯线以下,金融数据仍存在不确定性。央行在宽货币、稳汇率、稳利率三项目标间权衡,“松取向”配合“稳操作”或将成为常态。节后资金大概率转松,后续关注点或在于两会财政定调以及全年政府债供给节奏。在当前“弱修复+宽货币”的组合下,长债的胜率或仍然较高。

武泽伟进一步建议,投资者在当前环境下应秉持资产配置理念,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对债市进行合理配置。如果要配置债券基金,可优先考虑短久期产品,待债市收益率回升至更合理水平后再入场。但这样的策略也可能面临一定的踏空风险。

(文章来源:新京报,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