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获批,债券ETF市场迎新机遇
AI导读:
年底,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成功获批,标志着债券ETF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此次获批的产品分别跟踪深证和上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将进一步丰富债券ETF产品供给,满足投资者需求。
财联社12月31日讯(记者闫军)年底,债券ETF市场迎来新一轮扩容,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据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12月31日,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成功获批,标志着债券ETF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具体来看,这8只产品分别由广发、大成、博时、天弘等4家公司以及南方、华夏、易方达、海富通等4家基金公司获批。其中,广发、大成、博时、天弘的债券ETF将跟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而南方、华夏、易方达、海富通的债券ETF则跟踪“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这两只指数均为单市场信用债指数,均在2023年发行,合计市值高达7200亿。
此次获批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属于常规债券ETF,其快速获批意味着将进一步丰富债券ETF产品供给,满足场内投资者中低风险偏好的投资需求。2024年是ETF发展大年,被动指数基金集中度较高,A500、0-3年政金债成为股、债各自的时代主题,债券ETF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据悉,这8只产品在11月29日上报,并在短时间内获得监管批准。有公司表示,8家同时获批,新的一年,债基ETF发行市场将呈现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这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推出,有望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推动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具体来看,“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以深交所基准做市债券清单范围内的公司债、企业债(不含可转债、可交债)作为指数样本,具有高评级、流动性较优、信用风险低的特征。而“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则以上交所基准做市品种规则的公司债作为指数样本,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流动性较好债券的整体表现。
大成基金表示,做市债的标准意味着成分债券在深市的流动性与信用质量均在第一梯队中。债券做市制度是沪深债市最为重要的交易制度之一,有助于形成场内债券合理定价,强化债券市场稳定性,提升投资意愿,推动债券产品体系健康发展。深做市信用债ETF作为深交所首只公司债ETF,具有较为鲜明的稀缺性,将成为深交所债券ETF阵容的重要补充。
南方基金则指出,“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成分券行业和主体整体较为分散,且当前成分券中无地产债。基金管理人可通过严密监控持仓债券并采用分散化投资方式,尽可能降低信用风险。整体来看,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此外,随着债市经历6年长牛,债券投资逐渐深入人心。基金公司认为,从全球经验和国内投资倾向来看,债基依然有较大机会。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球债券ETF总规模为2.36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据66%的市场份额。从国内债券市场发展来看,今年以来债券ETF的多重优点逐渐被市场认可,规模明显上升。截至2024年12月初,债券ETF总规模升至1500亿元,创历史新高。
此次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推出,有望做大信用债发行市场。广发基金债券投资团队表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获批和推出具有三方面意义:一是丰富了场内投资者参与信用债投资和配置长期稳健资产的选择;二是产品采取ETF运作机制,预计能够有效提升做市券流动性水平,活跃交易所债券二级市场;三是活跃的二级市场可能带动一级市场发展,进而助力发行人降低融资成本和扩大融资规模。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