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发债热情高涨,2026年债券发行规模有望扩大
AI导读:
近日,银行业发债热情高涨,年内商业银行各类债券发行规模达2.95万亿元,同比增长14.79%。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公布2026年发债规划,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也在审议发行额度。预计2026年银行业债券发行规模有望延续扩大态势,对银行经营、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均产生深远影响。
本报记者彭妍
近日,银行业发债热情持续高涨,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攀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年内商业银行各类债券发行规模已达2.95万亿元,同比增长14.79%。其中,二级资本债与永续债(以下简称“二永债”)合计发行约1.38万亿元,成为主力品种,备受市场关注。
11月7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同步公布2026年发债规划。工商银行表示,为支持业务发展、增强主动负债能力,集团口径2026年度金融债券(不含该行发行的具有补充资本金性质的后偿性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488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发行利率参照市场利率确定。
建设银行同日披露了2026年的部分债券发行计划,明确资本工具与TLAC债(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合计发行额度上限7000亿元人民币等值,其中资本工具不超过4500亿元,TLAC债不超过2500亿元。
此外,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也已在董事会层面审议未来金融债及资本工具的发行额度,不过具体金额尚未公布,待股东大会进一步决议。
从发行规模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2025年国内商业银行“二永债”合计发行规模达1.38万亿元,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仍是该类银行债券的发行主力。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商业银行金融债发行热度持续攀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通过“二永债”等资本补充工具优化资本结构,支撑长远发展;二是筹集中长期资金完善负债结构,匹配资产配置需求;三是当前市场环境为扩大发债提供了有利条件。
“预计2026年银行业债券发行规模有望延续扩大态势。”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这一趋势对银行经营、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均产生深远影响。对银行而言,发债可直接提升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同时优化负债结构、缓解息差压力;对金融市场而言,金融债供给增加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优质配置标的,其中“二永债”“TLAC债”备受青睐,还能助力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对实体经济而言,绿色金融债、科创债等专项品种精准赋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推动金融资源高效传导至实体。
杨海平也认为,2026年银行业债券发行规模大概率延续扩大态势:一方面,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不变,为银行发债创造了有利环境;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需求与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共同构成发行动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