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证券时报报道,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取消五年期定存,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业内称银行息差下行压力传导至产品端,未来或有更多长期限存款产品调整,储户需谨慎评估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黄钰霖

  继存款利率倒挂、“长存利少”后,为深入调整负债结构,有中小银行开始下架了长期限定期存款产品,这一举措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银行调整存款产品,不仅关乎储户利益,也反映了当前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

  近日,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调整该行存款利率的相关公告。该行表示,综合考虑同业机构的利率水平,自2025年11月5日起,对定期人民币存款利率进行调整,取消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成为业内首家取消此类产品的商业银行。

  首见银行取消五年定存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此举是银行息差下行压力在产品端的直接传导。不仅下架了长期限存款产品,该行还同步下调存款利率——一年期定存年化利率由1.50%下调5个基点至1.45%,二年期定存年化利率由1.60%下调5个基点至1.55%,三年期定存年化利率则下调10个基点至1.85%,降幅最大。此前,平阳浦发村镇银行、嵩县兴福村镇银行等10余家中小银行均在上月发布下调存款利率的公告,最高降幅达80个基点。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后,贷款收益率走低,在此背景下,中小银行为稳住净息差,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压力往往更大,存款利率调整成为必然选择。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国有大行、各大股份行以及城商行官网发现,五年期定存产品虽然在售,但利率吸引力已大不如前。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在息差压力下,银行一般不愿意吸收期限更长的存款,会倾向于下调利率或压缩长端供给。

  五年期大额存单踪迹难寻

  除了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在负债成本管控下,曾是揽储“利器”的大额存单甚至更早迎来了调整。证券时报记者查询国有大行及多家股份行官网发现,五年期大额存单不见踪迹,且因整体利率呈下行趋势,新发存单的利率低于往期。根据中国银行手机银行介绍,该行目前在售大额存单期限为一个月到五年不等,但并未有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展示,剩余期限大额存单的年化利率则在0.9%至1.55%不等。

  在招商银行手机银行中,证券时报记者看到,在售大额存单均为20万元起售,但并没有三年期、五年期的大额存单,最长期限为两年期,年化利率为1.40%。对于大额存单转让服务,据招商银行介绍,受让方(即买方)可以获得比在售大额存单更高的利息收益;转让方(即卖方)此前买入大额存单,现急用钱,转让可以使其不损失太多收益,并让封闭资金提前变现。

  长期限存款产品或迎调整

  未来,还会有更多银行跟进调整长期限存款产品吗?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银行净息差仍有下行趋势,商业银行确有负债成本管控需要,不排除有更多的长期限存款产品纳入调整范围。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上市银行净息差仍然继续下降,未来一段时间,银行净息差可能还会下降,但降幅可能趋缓。“在这种情况下,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成为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董希淼说。王蓬博认为,对于储户而言,在长期限存款产品可供选择有限且需进行多元资产配置时,一定要谨慎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掌握必备的理财知识。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