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吉林省年内首笔260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落地,用于吉林农商银行资本补充项目,标志着中小银行专项债的再度重启。此次发行与省联社改革紧密相关,旨在提升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

时隔近一年半,中小银行专项债再度重启。

7月22日,吉林省财政厅发布2025年第六批吉林省政府债券发行结果,宣告年内首笔中小银行专项债落地,合计发行总额260亿元,将用于吉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补充项目。

受访专家指出,中小银行专项债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具有成本低、力度大、见效快的优势。此次发行释放了“化险不松劲”的政策信号。

260亿中小银行专项债落地

国债券信息网发布的公告披露,今年第六批吉林省政府债券合计发行总额为334.2764亿元。其中,260亿元为吉林省政府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发行期限为10年,票面利率为1.76%。

在广发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倪军看来,此次发行是全国5500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基本收尾之后,再度新增的一个发行案例,释放了“化险不松劲”的政策信号。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是我国地方银行改革化险的重要措施。”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石烁直言。

石烁认为,中小银行专项债的增发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深度关联省联社改革

此次中小银行专项债的发行与吉林省联社改革紧密相关。本次发行260亿元专项债券和调整吉林农信辖内17家农商行已使用的86亿元专项债券,共计346亿元,由吉林省财政厅划至吉林金控集团,吉林金控集团入股吉林农商银行。

相关公告称,改革完成后,吉林农商银行将是健康良好的银行,股本预计400亿元(含吉林金控集团入股346亿元)。

“目前,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有间接入股和转股存款协议两种方式。吉林省本次采用的是间接入股。”石烁指出。

倪军指出,从支持对象看,目前全国中小银行专项债共涉及551家中小银行,以农信系统为主,农商行和农信社占比约89%。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起专项债开始与省联社改革深度融合。”倪军进一步分析道。

不过,在石烁看来,专项债仅是中小银行改革中的阶段性措施,而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升银行经营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石烁最后建议道,“因此,吉林应当高度重视本次专项债的重要意义,既要加强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监管,更要切实帮助吉林农商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增强运营实力,支持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