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布,银行作为普惠金融关键主体,需全方位深耕普惠信贷业务,服务小微企业、“三农”、脱贫地区及民营企业,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

  《银行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发布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工作指明方向。银行作为普惠金融关键主体需积极行动,全方位深耕普惠信贷业务,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

  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银行应持续加大有效信贷供给,确保小微企业获得充足资金支持,维持运营和发展;严格落实续贷政策,加大对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力度,帮助小微企业解决短期资金周转难题,增强其长期发展信心;优化信贷审批模型,弱化对抵押物的依赖,更多分析企业经营情况等,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和科学性;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息数据应用,全面了解小微企业真实经营状况,提升审批效率,降低信贷风险。此外,银行还需提高融资服务定价管理能力,规范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对“三农”领域,银行需加强在粮食安全战略、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种业技术攻关等关键环节信贷投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稳定;助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探索扩大农村产权抵押物、质押物范围,将农业保险保单信息作为涉农主体融资贷款信用评级参考,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拓宽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加强农村金融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通过与农村基层组织合作,提高农户金融服务效率,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助力脱贫地区和特定群体方面,银行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增加对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信贷投放。支持当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做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金融服务,为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针对民营企业,银行应持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精准满足有市场潜力、经营效益良好、信用记录优秀、成长性高的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保护民营企业在金融交易中的合法权益,加强贷款资金流向监测,确保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多措并举之下,银行可进一步提升普惠信贷能力,更好满足各类主体金融需求,助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书写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