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银行板块基本面承压但股价创新高,招行行长称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或低于不良贷款率。资金持续涌入银行板块,低利率时代和人民币资产重估是底层逻辑,险资、社保基金等是主要买入力量,未来增量资金来源多样。


银行板块基本面承压,但股价却创新高。7月9日,招行行长王良表示2025年一季度银行净息差或低于不良贷款率。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首次超过净息差。然而,这并未影响银行股在A股、港股的上涨势头,7月9日银行板块走强,带动沪指突破3500点,多家银行再创历史新高。有券商建议用牛市思维看待本轮银行股行情。

资金为何持续涌入银行板块?低利率时代和人民币资产重估是底层逻辑。险资、社保基金、券商自营和公募基金是主要买入力量。数据显示,42家上市银行中有35家已公布2024年权益分派实施方案,年度分红总额达5092.34亿元。

险资、国家队、公募均是重要的买入力量。弘康人寿增持郑州银行至举牌,年内已有10家险企举牌16家上市银行。券商自营账户中ETF配置占比高,红利主题ETF是重要底仓。公募基金配置分化,主动减持,被动大幅增持。银行主题ETF和红利主题ETF年内净流入显著,沪深300ETF中银行板块权重高,国家队是重要买入力量。

未来银行还有哪些增量资金?险资配置需求依然旺盛,社保基金、券商自营等长期资金值得期待。公募方面,红利主题ETF、固收+产品、转债资金转向及银行ETF仍获投资者青睐,均可能成为未来增量资金来源。

(文章来源:财联社)